早晨,电梯即将关门的时候,闪进一人,直立于我的面前,我赶紧后退一步。
抬头看,女孩子,高出我大半头,一头浓密的披肩长发。
突然,她一个摔头,长发飘打在我的脸上,貌似背后根本不存在我这个人。
喉咙里瞬间弹出四个字:摔什么摔?又在瞬间又把这四个字压了下去:已经摔过了,说出来有什么用?欣赏下她的长发也挺好……
包容不包容,差异就在一念之间。
想起昨天看到的一个公众号推文,有一位胡姓的老板说他在少年的时候,因为同桌用圆规尖扎了他一下,他把对方暴打了一顿,最后老师让他站在学校的阳台上,整整一个下午。
同学们全都回家了,他一个人还在阳台上傻傻的站着,不知道自己到底错在哪里?
直到老师过来问他:看到什么了?
他说:倘大的机场,还有广阔的蓝天。
老师又说:比起圆规尖呢?你的眼睛里能装进机场和蓝天,却装不下一个圆规尖……
胡老板当年是装不下一个圆规尖,今天早晨我一念之间就容不下一缕头发。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他人,或者说用较高的道德标准要求他人,也不太现实。
大千世界,人性各异,要多看对方的优点和长处。她摔了一下头发,只是没考虑到后面还站着一个人,也没想到会摔到人家的脸上。如果想到了,肯定不会这样做。
同桌扎了一下年轻时的胡老板,或许在他的意识里,只是觉得好玩,逗乐子开心一下,压根没想到会遭来了一顿暴打,如果想到了,肯定不会扎他。
用善意之心去揣测每个人,去看待每个人,会发现生活处处是祥和美好。
当然,现实中我等凡人总有容不下的人和事,我们不是宰相,也不是佛主,容不下的时候也不能硬撑,以自我攻击的形式伤害到自已。那么,遇到容不下的人和事怎么办呢?
一是明确表达出自已的感受,不抱怨、不指责,仅说事实。比如早上的电梯里,如果包容让我憋屈难过,影响到当天的心情和情绪。那就直言相告:姑娘,你把头发摔到我的脸上,让我感觉很不舒服。
正常情况下,她会说声对不起吧。这样,彼此没有影响,也没有伤害。但也要做好遇到一个“二货”,回应你一句:没看到后面有人哈,或者我下次注意。你要有心理准备,学会兜着哈。
二是让不舒服的感受暂时停留,离开后找自已的同事、朋友叶槽下,给情绪一个出口。
三是当作写作素材,用文字记录下来,既让情绪有了出口,还能创造成一篇文章,完成本周的作业。哈哈,赚了。
当然,包容是要有原则和底线的。从社会层面来说,包容度依次递减为:法律、纪律、道德、道理、情感。
也就是说对违法之事,我们绝对不能包容,法律是底线。
对情感之事,分人分事,能容则容,容不了不强求。毕竟每个人的处世方式、价值观、性格特质、教育素养各不相同。
我们尽可能弘扬包容的理念,做一个能包容的人,但坚守好自已的原则和底线标准,先取悦自已,再包容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