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初一,距离除夕夜还有三十天;我已经有了一点小期待。记得去年除夕夜……记不得了,大概是在玩手机抢红包吧,总之玩到了半夜,因为第二天睡到很晚了才起的床。
记得小时候最期待的就是年三十,临天黑的时候开始放鞭炮,放完鞭炮吃完饺子就揣着因为给各路神仙磕头磕的好得来的赏钱跑去街上买来眼馋很久的砸炮枪耍起来。
那时候没有六十寸的大电视,没有高科技的手机,也没有扫一扫和摇一摇,没有发红包送祝福。有的只是村秧歌队的秧歌、锣鼓、二踢脚;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一路鞭炮锣鼓一路热闹喜气。
6岁那年,用老妈给的1块钱买了好几盒擦炮,又用剩下的钱买了个风火轮,就是一个火柴盒般大的烟火后连了一根很长的棉线,点着后可以甩起来在空中转圈圈;很兴奋,因为其他伙伴都没有这个。结果把新作的棉衣烧了个大洞,当时很害怕要知道老妈脾气并不好,回去肯定是要挨揍了;为此担心了好一阵子,后来有没有挨揍是不记得了,反正那天玩得很开心就是了。
8岁那年,我上二年级了,那时玩一种叫“小鱼雷”的炸炮,5毛钱一盒有六十个。很厉害,插到牛粪里可以炸得满天都是;弄个铁碗盖住是可以炸得根电线杆子一样高的。当然,被爸妈逮住是跑不了一顿胖揍的。10岁时,初中的少年已经开始玩原子雷了;那个厉害,仍粪坑里可以炸起院墙那么高的一大片水花。
7岁那年老爸在办年货时特地给我买了把玩具枪,要两只手握的那种;那阵子可把我得意坏了。那时候有一种用车链子做的可以打火柴的链子枪;我小时候就一直琢磨着老爸那辆二八大杠,可惜老爸防的太死,一直没能得手;这事儿也是我那段时期最大的遗憾之一。
12岁那年三十,我已经是个初中生了,村里生活条件也好了,除夕晚上街上人就不多了;那晚赶了会儿热闹后跟堂哥一起偷偷弄了一瓶白酒,俩人跑到河边点了一堆枯草蹲那儿喝酒吹牛逼。那是我第一次喝那么多酒,也是第一次正式的跟人谈理想。
回到家已经八九点了,电视机正播放着赵本山的小品;没想到那晚本山大叔的担架没卖出去,更没想到的是,那竟成了我经历的最后一个正经的除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