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发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是有些纠结的。因为对于写得比较触及内心的文章,是比较艰涩的。但说实在,好好体会文中的话,会看见自己曾经的影子。
从第一次看到“与外界对抗”时起,我就觉得这个说法很棒。它看上去坚强,果敢,与众不同。但后来慢慢地意识到这个说法并不适用于我。
喜欢的作家赋予我的价值观,要求我要做一个清醒独立的,与外界对抗的人。然后我以为只要在热热闹闹的社会关系中坚守自己的独处,就可以叫做于外界对抗了。如果我现在还保持着这个想法的话,那我说不定还会竖起大拇指给自己点个赞。
琢磨了很久,觉得“与外界对抗”,是你足够特别,足够勇敢,勇于违逆社会价值观的主流,一心一意行走符合自己判断标准的道路上。只有这样你才具有和外界对抗的资格。
但是很可惜啊,某天我突然发现,我从来不具备与外界对抗的资格。我是外界的附庸,我体内的大部分正属于那个所谓的“外界”。发一段话在网上,希望大家都能来评论;画一幅小画,等待访问量的增长;表露一段心情,最好能牵引出一些无关痛痒的问候……
只有在和别人的插科打诨中会试图让脑子多拐几个弯,没人关注的时候会觉得失落,心里空落落的不知道应该如何填补思维的空隙。
那些人之所以有与外界对抗的能力,是因为他们自己的世界丰盛强大,他们不依赖外界也足以获得内心的富足。而我的世界仍然贫瘠得栽种不出花朵,我与外界的分离是被动的,是因为和外界之间的话题已谈尽,所以我感觉失落而非满足。
在有能力与外界对抗之前,首先要与自己做对抗——人际关系让人在吵闹中产生错觉,仿佛他人的认定和社会的赞许才是最能认可某人价值的东西。所谓的与自己做对抗,就是拨开由虚荣心织成的层层假象,寻找那些能够永远停泊在生命中的事,在弹尽粮绝的境域当中给自己留有退路。身边的人来来去去,交战几个回合后便消失不见。只有自己最懂自己。
曾经这样地怀疑,何必呢,既然喜欢与外界保持亲密交往,喜欢在他人认可的眼光中认可自己,那么就顺其自然吧。何必要处处跟自己较劲,特立独行而又矫情地追求什么清高。
就算心里很清楚自己其实是个什么样的人。但是那些假象使心里的看法变得没有那么重要,甚至完全可以被忽视、无视。假的好,和真的坏,哪一个能让自己觉得满足就选择哪一个。所以我自己蒙上了自己的眼睛。这没有什么不好。
几次下来之后,才知道对外界的依赖有多么可怕。想象自己一个人站在繁华的闹市中央,能看见各种形状,各种色彩,闪烁的灯光影子,跳动的音符旋律。习惯了让这些欢腾场景以迅疾的姿态海浪式地驱逐失望或者悲伤,假装自己是个治愈系的快乐姑娘。
突然有一天它们海市蜃楼般的消失。周遭沉寂下来,只有你一个人,站着,无话可说。没有谁会关心所有人胜过关心自己。少数的重要的几个人,父母、知心朋友、爱人,他们不可能随时在你身边,也难以无时无刻牵挂你的感受。总有一天要面对孑然。这时你才感受到脆弱,自己的脆弱,外界的脆弱,通通暴露出本来的面目。
是时候面对了。穿透浮华直视自我的重要性,就是一个和自我对抗的过程。很大一部分人,在即将感知生命的脆弱本质时下意识地避开了。他们选择投入更大的热情到社交中去,在更大规模的热闹假象中寻求安慰,以及庇护。就这样形成了恶性循环。
也许可以披着这样的假象直到终老吧。就那样在高温度的暧昧不清中把一切含混收尾。
我不愿意那样。
想要抓住某个孤独寂静下来的机会,拆穿自己,在和自我对抗的过程中变得内心强大,坚不可摧。推翻对外部世界的依靠,让自己清醒、独立、清高。哪怕有一天发现身边无人能够伸出援手,仅仅依靠自己一人,也要能自得其乐地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