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爱文学的人是开放的还是内敛独立的?
你通常除了写影评和书评以外还写哪种类型的文字?
对于文学你有什么目标吗?或者有文学野心吗?
你对当下互联网,快节奏的,碎片化的知识和信息形态怎么看?
你怎么看待文字,图片,视频,这三种不同的媒介?
因为你读国内文学较多,你觉得当下的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氛围如果?
以我不多的了解,好像悲观是喜爱文学之人的代名词或者是一种标签,是带着偏见的,你觉你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吗?以你的了是否有乐观的文学主义者呢?
除了书以外,你还通过什么渠道,去了获取信息?
除了文学类书籍以外,还看人文社科的书籍吗,就是所谓非虚构的,如果读那么虚构和非虚构的书籍在你的阅读中的占比是多少呢?”
一个学电影戏剧文学的小学同学,其实在很早就在意到他在朋友圈看到会经常发一些书和电影的感想和看法,但迟迟未与他建立过除小学同学以外的任何关系。就在昨天晚上翻看朋友圈时,看到他的一则朋友圈大致内容是“王朔评论鲁迅的文字处于文言文与大白话的发轫期,疙疙瘩瘩,甚至是鲁迅的亲孙子也曾抱怨对于祖父的作品不敢往下念”,或许下意识觉得不能只是点赞之交了,便冒然的点开对话框打招呼,报上自己姓名和来意,表明自己喜欢文学并想想对方交流和学习,他则发来一条充满浑厚低沉的男性嗓音的语音,随后便想他讨教了一些关于文学、阅读、写作的问题,回答非常诚恳,几乎都是60秒的语音,来回答我的疑问 ,信息量极大,我总是反复去听才能接着发问。经过短暂的交流之后,便定下几日后相约咖啡厅当面聊。上面的问题便是我所准备的当天要想他请教的问题。
我非常重视这次的见面,因为在此之前我身边没有这样的朋友,同样喜爱文学的朋友,更不要说圈子了,并不是说缺少这样的人,而是即便遇到这样的人也不知道该怎么去相处,遇到这样的圈子不知道是否需要亮出某种方式的通行证来进入这般天地,我迫切需要一位前辈或是同行的友人,细想一下,这种迫切是一种身份认同的渴望。有一群从事摄影的,艺术的,文学的朋友,好像才会鼓足勇气来认可自己是同样的人。至少在找这位同学之前,从没机会也没敢提过 “文学” 二字。
时隔两周,便决定相见。我本想约在一家咖啡馆中,潜意识觉得这个场域才是聊天的地方,伴着咖啡和嘈杂来畅谈。没想到他会问我你家附近的公园好玩吗?我诧异又兴奋,就是不符常规才好。见面简单的问候,我坐上的他的车,什么车、什么型号、他穿的什么衣服我不记得,只记得车里放的音乐,不是流行音乐,我说不出是什么风格,而是那种常常出现在经典的电影中的配乐,心中再次大喜,就是不符常规才好,不仅聊天的场地选的适宜,音乐也很对口。
西流湖公园还没有竣工,又没有明显的入口,我带着好友沿着之前凭感觉闲逛走过的路再走了一遍,走在桥下,走在桥上,走过杂草从,走过泥土,期待着朋友能像我第一次来那般感叹,我着急的问“是不是很迷幻,是不是很奇特,高楼四起的城市还有这般原始破败的景象”不过后来景色变全无了,存在的只是对话的场域中,我问他答,他讲我听。贾樟,娄烨, 姜文,伍迪艾伦,诺兰,昆汀 ,博尔赫斯,马尔克斯,王小波,王朔,迷宫叙事,魔幻现实主义,讨论文体,讨论电影等级,我沉浸在这些名词背后的故事。甚至觉得对话才是最高效的学习方式。不知不觉的走到路的尽头,一片桥下的荒芜在眼前展开,土堆,杂草,废石,木板,水洼,塑料瓶,垃圾袋。刚从对话的场域中抽离,感叹眼前的荒芜和生动。朋友又说出击中我心灵的话“这个地方非常像村上春树《嫌疑人X的献身》中的作案场地”。我激动的无法组成语言,连忙说“对对对,非常像”
找学文学的小学同学聊文学,在过程中一次次被某种力量敲打,这种力量或是某种认同,是某种内心的呼应,是某种归属。
读者留言:事情的顺利与不顺利是不是成正比的
你好,非常感谢你的留言,虽然没有问号,但“是不是”这三个字我依然可以把它看作问句 。首先我的回答是:不成正比,但我认为其实可以不用把顺与不顺进行比较,我单方面的猜测,你这个问题某种意义上是否可以理解为,你觉得最近经历了太多觉得不顺的事情,才会有这样的疑问或者结论?我现在来回答为什么不要去比较。我看过一本书《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此书讲的是在火箭科学家的思维方式,在面对无法想象的事,在面对无法解决的问题时,他们是如何思考并解决的。
其中书中提到“失败由两部分组成,其中一部分是事件本身,随之而来的是失望、困惑和羞愧感;另一部分则是我们对事件的反应。第一部分不受我们控制,但第二部分却在控制范围之内“
你是否可以理解这句话呢?虽然他说的是失败,但和不顺是可以置换的。也就是说我们如果一直关注失败或不顺带来的坏情绪并无法抽离,也就是刚刚提到的无法控制的第一部分,不好的情绪进而就会影响下一件事变得不顺,循环往复,就会觉得自己是个倒霉罐子 ,就会觉得上天为什么对自己这么不公平。所以所谓的比例是自己强加的。当意识到不顺的时候,辨识自己的情绪,调整之后再去做下一件事,我们应该专注事情本身和美好的事对嘛?至于怎么调整其实有很多办法。其实我自认为对调整情绪这一块有所拿捏。不过这里就不展开了,有机会可以多写一点。当然你留了一条似问句的问句,我巴拉巴拉却说了一堆。不过还是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祝你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