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想起刚进入大学的时候,雄心满志的看着图书馆琳琅满目的书籍,感觉自己是遨游在知识海洋中的小仙女,捧起一本书就可以安心的读一下午。
后来,不知道过了多久,图书馆去的少了,偶而去借了两本书,回到宿舍一放罢了。
然后专心的去看知乎上“大学女生怎么才能变美”的回答,又或者刷了一下午的剧。直到还书的时间到了才发现,借的书根本没看呢,于是顶着负罪感慢悠悠的像图书馆走去。
再后来,图书馆也好久没去过了。
其实你不用自责,看书看不下去除了自身的少部分原因以外,更多的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只要打开手机打开电脑总有热点信息刺激着你的注意力,这种信息很有吸引力,以高低来分的话,这属于高刺激。而阅读,是通过时间慢慢汲取营养的低刺激。
大众传媒所能给予你的,更加可以使得你的大脑变得兴奋,特别是看剧和看电影,一般来讲,正常人都会被高刺激的信息所吸引。这里并非是排斥电视剧电影,只不过相比起来,书籍可以更加调动大脑的主动性。
在认知心理学上来说,看剧的信息,是画面直接呈现在你的眼前,大脑只负责接收。而纸质的书籍,是需要通过眼球识别,然后传递到大脑并加工成信息,最后潜意识里运用想象,在脑海中形成画面。
所以说呢,一个是大脑被动接收,另一个是大脑主动加工。相比起来,大脑的主动参与使得知识更加内化。
但是你没必要去为了阅读而读书,你想看剧就去看,想学习化妆就去学化妆,想去吃饭玩耍就去吃饭玩耍。不要考虑读书的事情,不要有罪恶感,因为你还没寻找到阅读的兴趣和时机,反而为了阅读而读书会扼杀你的积极性。
不要扯什么自律就是自由的问题了,读书是个很私人化的事情,不需要别人监督。也不需要你内心中那个正义的小人在呐喊,你需要的是一个时机,甚至一个场景,让你在读书中忽然收获到其他一切事情无法给予你的体验。
刚才说了,读书是一个很私人化的事情,关于阅读兴趣,我无法给你明确目标,但是下面的文字可以给你点启发。
我不会说什么“你没读懂,你要去感悟去理解,去体会作者的深情。”这样没意思,为了阅读而读书是没多大收获的。
阅读重在共鸣,说白了就是恍然大悟。
我的建议是随便找个时间,比如一个阳光慵懒的下午,你刚洗完头发,还没有吹的太干,你看着外面阳光正好,决定不宅在宿舍看剧了。于是你拿着一本书走到学校小树林里,找个椅子坐下来,想着你在这看书的时候能不能碰到一位帅气的学长,恰好他也来此慢读。
大学总有一些奇妙的时刻,也许就在这个下午。有一个帅气的学长来了,可只剩一个双人椅子被你翘着二郎腿半躺在那占了一大半。你也发现了他,他似乎想来和你拼座。
你快速整理好坐姿,心头小兔乱撞,你在思考是应该说“艾玛呀,大哥快来呀快来呀,来坐着”还是应该害羞的正襟危坐看着书用余光瞟他,又或者回应性的撩拨一下头发等他来搭讪。
可你都没有。
你慌慌张张的红着脸起身,捏着小碎步低着头赶快走掉了,留下一脸懵逼怀疑自己颜值的学长。
你没走远,躲在一颗梧桐树后面,不经意似的偷看着学长,果然,他坐下来了,虽然是双人椅子但他恰好坐在你刚才的位置。
这时候你挺懊悔,又挺激动,遐想着明天再来。忽然你就反应过来了,读懂了你清照大神的那句“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简直就是刚才你自己的写照。
然后你回到了宿舍室友问书读的怎么样,你傻傻呆了,看着手里的《麦田的守望者》,说了一句“书中自有颜如玉。”
只有恰好某一时刻的身临其境你才可以做到透彻的理解你所读过的每一句话,这个就是所谓的感同身受。
感觉身临其境有点难?其实不然,身临其境不是故意的去寻找,随着阅读的积累,自然而然的碰到某些场景会想起某一本书某一个诗词的某一句话。
而阅读,就是让你在生活的每个瞬间,可以诗情画意,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