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樊登讲《让孩子远离焦虑》这本书,节目时长50分钟,把主要内容和大家分享。
这是一本比较有名的儿童教育书籍。
孩子焦虑的表现有:没有妈妈睡不着觉。放学没有妈妈接就哭。妈妈回家晚就打电话催。不愿做一些陌生的事,不敢见陌生人。孩子的焦虑有的会随着年龄增长慢慢消失,有的会发展成焦虑症。
焦虑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幸福。
改变父母的教养方式,就能减少孩子的焦虑。
一
什么样的教养行为导致孩子焦虑?
1.父母的过度控制,过度紧张。什么事都要管,什么事都过度担心。把一件小事不断放大。
2.强化孩子对危险和失败的理解。比如整天教育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反而让孩子对陌生人和陌生环境担心。过分强调学习成绩就是一切,学习成绩不好就没有出路,衡量一个人高低的绝对不只有成绩。
3.容忍孩子回避某些问题。
4.拒绝孩子要求,批评孩子行为。忽视孩子感受。
5.家庭冲突。夫妻之间吵架,孩子就会自我归因。把父母吵架的原因归结在自己身上。尤其是夫妻吵架后,再拿孩子撒气,孩子会更加焦虑。
二
减轻焦虑的教养方式:
1.行为奖励。要有情感引导,对孩子说,你很棒,你这样的做就是勇敢。让孩子知道因为这件事而被表扬,并在以后继续做这样的事。
2.消除过度关注焦虑行为。不要对孩子焦虑行为有过度反应。
3.家长管理好自己的焦虑。
4.提高家庭沟通。家庭要通过沟通的方式解决问题,而不是大喊大叫。
产生焦虑的思维方式?
1.你所担心的事未必会发生。
2.你想的事未必是事实。痛苦来自推理,很多烦恼是自己想出来的。
3.思维方式决定你的感受。你是如何看待一件事的。比如对于考试成绩,有人认为60分万岁,有人认为99分就是失败。。
4.任何事不是非黑既白。一件事情的发生不一定全好的,也不一定全坏。
三
怎么减少自己和孩子的焦虑?
1.理解孩子的感受,不要否定孩子感受。比如面对孩子紧张,妈妈可以这样说,妈妈知道你现在紧张,这很正常,妈妈也会紧张。
2.给焦虑的大脑重贴标签,观察这个感觉。比如心理有个恐慌先生,担心小姐,观察自己内心坏情绪,就能控制这个情绪。
3.开启第二反应。做一件事之前,想一想该不该做。给自己一个改变的时间。
4.学会放松的练习,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
5.让孩子自己做主。
6.学会鼓励。多表扬孩子,让孩子更加自信。
最后总结两个核心:
1.对孩子无条件的爱,无论孩子表现好与坏都去爱孩子。
2.建立孩子独立完整的自尊体系,遇到任何事都能表现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