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着我的大奔出门啦。

和大家分享我的近况 :)

写不在意形式的俳句:“低头写论文的日子里/也可以是/抬头摸一朵花的日子”。

前段时间我的话变多了,外扬的情绪在身体某处对外开放了一个小口,建立关系,有效表达,解除误会。交往当然不会这样简单,保持距离与表达边界依然重要。

这段时间一直在路上,在城市和自然中交替生活。大约因为小时候很少有机会出门,长大后我就是那种很容易从旅行中获得新奇感体验的人,去到任何一个我目前所居以外的地方,永远是让我满怀欣喜的事情。

旅行不像循规蹈矩的日常,经常发生各种意想不到的状况,而国内外日趋严重的同质化景观建设,似乎也让大家对旅行的意义逐渐“祛魅”。尽管如此,来自学习、工作的现实压力还是令我们一而再地渴望着远行。并不是一定要去哪里,或许仅仅为了片刻的挣脱。

无论抱着什么样的心情和目的出发,希望你都能做一个快乐的旅人,在每段旅途中看到属于自己的风景,收获不一样的故事;希望你「逃离日常,又对日常重燃热爱。」

生活好像是一个调校的过程。

年纪尚小的时候有许多宏大的愿望,发誓一定不要做普普通通的大人,一定要做自己喜欢的事并且取得一番成就。

后来啊随着年龄的增长,追逐大事的脚步就逐渐慢下来,也会在某一个瞬间忽然觉得似乎这种追逐毫无意义也收效甚微,反而是那些细微的小事才足以支撑活着的意义。也逐渐避开热络和交际,过度刺激和急功近利中解脱出来,自在地独处,重新在无聊的日常中建立起自己。

只有独处的时候能够成为自己,爱自由,就要可以忍受孤独,那些你在人群中失去的东西,终究会在与自己的对话中显现出来。

断联/看书/看经典电影/去公园散步/待在家里啥也不干/做没有意义的小事/记录生活/清理的时候需要BGM/深入交谈/夏天的雨天…

这些都是独处人的补充电量的方式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