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五月初五的宜昌,天气还是闷热的厉害,父亲从远方让人捎来了粽子——精致的礼盒模样。我心里窃喜,想着市面上的粽子怎么也比母亲亲手做的好吃,蒸出来的三角粽一个个冒着热气,噗嗤一刀子,鲜嫩的蛋黄混着腊肉,圆滚滚地溜了出来,带着糯米的香甜,颇具节日气氛。
母亲向来特别钟情自制节日佳肴,中秋节的月饼除外,每年的粽子,水饺,汤圆都喜欢homemade,说面粉和糯米只有经了自家主妇的手,才能真正领会传统节日的要领和精髓。然而她所有的饺子和粽子总是不合我的胃口,拌出来的馅儿和我的舌尖永远差着那么一份默契,以至于后来看着她提回一袋面粉就忍不住发牢骚,觉得何必做无畏的尝试。母亲乐此不疲,一边揉面一边说她自己四岁能裁衣,五岁上厅堂的故事,讥讽我长这么大,自理能力赶不上她小时候。我心想至少我上学不会走着走着跑去路边捉泥鳅,更不会因为数学老师责备头发乱糟糟而放弃学习,有失有得,这道理从没错过。母亲擀出来的面皮我觉得比起外祖父还是差多了,小时候常常闹着吃饺子,外祖父是个行大于言的人,他也不说话,默默地去仓库盛两大勺面粉,外祖母早把木头方桌收拾干净,清清亮亮地可以反光。他把面粉倒在方桌上,就那么一声不吭地揉搓起来,在一个江南小城的农户家里,原来也会有这样一个清瘦利落的老头,拿着比小孙女还高的擀面杖,吭哧吭哧地泼洒出一副东北家庭惯有的劳作画面。南方的水土啊,也不都是一派的清丽温柔,民间的力量何必非是见义勇为顶天立地这些可歌可泣的大事件,为亲爱的孩子擀一方薄薄软软的面皮,就已经用光了这个老人的全部气力。端午也是,他们原先身体好一些的时候也喜欢自己包粽子,提前准备干枯的粽叶,发好的糯米,红豆和腊肉,用各色的线做标记,一串串地送给邻居或是离家在外的儿女们。我外父母一辈子和农作物打交道,也深谙蔬菜瓜果的脾性,餐桌上的丝瓜汤,青椒炒肉还有干煸豆角怎么都比母亲做的好吃,我心想园地里的蔬菜大概成了精,感激两位老人细心照料呵护,精心打扮奔赴刑场。
早些年的粽子大多出自家庭主妇的手,口味单一,红绿豆,蜜枣,豆沙,腊肉或者白粽子蘸糖。如今市面上花样新多了,香菇鲜肉,桂花莲藕还有干菜扣肉等等,这个变化速度和月饼差不多。小时候吃得最多的是苏式五仁月饼,里面的红绿丝味道欠佳,总是拔出来,虽然掺了冰糖,但是体验平平,不太喜欢,后来出了广式月饼,面皮油腻,馅料磨得糯糯的,一出来就成了年轻人的新宠,近几年月饼做得越来越精致,形状各异,口味繁复,但总得来说便是油,甜。高中同桌家里开杂货铺,中秋那几天给我捎了不少月饼,两人吃得满嘴冒油,喉咙处都泛着甜味,看见米饭也没了胃口,导致后来看见月饼就忍不住回想起那一个个甜到齁的中午。大学期间室友们都是外地人,逢年过节总不能回家团聚,四个人买了粽子,月饼互相转赠,你给我豆沙的,我给你绿豆的,其实也不是多爱吃,图个过瘾,情意到也就够了。
端午节习俗颇多,汪曾祺《端午的鸭蛋》一文中介绍的很详尽,市区的家庭不管怎么说节日气氛还是比不上乡村,很多规矩也是能省就省,原先提倡移风易俗,不知道怎么的这些也给易了。家乡不时兴雄黄酒,也没有所谓的五彩绳,更没有贴五毒,艾蒿倒是喜欢在门前挂一把,为的是驱赶蚊虫。咸鸭蛋也是照吃不误,不过这边的鸭蛋没有高邮鸭蛋“吱”地冒出红油,嚼着有些干,入口似粉,我不大爱吃,所以都没有好印象。
前几天,穆斯林最为盛大的宗教节日——开斋节来临。那天早上,全班同学差了一大半,来得也是恹恹,说着想家的话,心恨不得此刻飞回亲友身旁。我无法安慰,跟他们聊起中国的春节,说这也是每个离乡在外的游子最魂牵梦萦的时刻。一个久在故乡的人,永远也不知乡愁的滋味,更不知“举头望明月”字句间的凝眸。就像余光中的《乡愁》,里面的“这头那头”怎么指望一个常年不外出的孩子读出感情来。传统节日的意义,从食物,习俗或者庆典上来分析都不深入,你得从远方人的言语中看,从游子深深浅浅的脚印里看,或者在深夜,从一双双遥望家乡的眼睛里看。他乡的粽子与月饼,总是比母亲灶台上那锅清水里的粽子少一分滋味,但是你我终究要慢慢远离亲人好友还有故乡的粽子和月饼,成为一个个优秀的乡愁诗人。
端午节又到了,还有无数个端午在未来的日子里等我,也许是孤身在外的端午,也许是阖家团圆的端午,这些已然不重要,他乡的粽子与故乡的粽子都是节日的祝福和祈愿,我分外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