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世界不同,《象与骑象人》里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
你认为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什么
1 智商
个人经历,自小不算笨,但也不聪明,许多事情没有条理,只好心无旁骛读书,在那个追求考试成绩的年代,我沾了勤奋的光。
光有勤奋不够,学习中许多本质原理不懂,一直用笨办法应付考试,成绩平平,认为自己勤奋有余,聪明不够。
工作中也这样想,多次碰壁之后,看到一则Ted演讲毅力是成功的钥匙。这改变了我对自己的看法,我不再认为自己笨,而开始转向寻求好方法,后来知道刻意练习,知道升级操作系统等等。
智商可能有高低,但智商的权重没有那么高了,我们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综合考量。一旦转向,发现海阔天空。
人们常说的勤奋是身体的勤奋,但还有大脑的勤奋。一个人懒,是看得出来的,可是大脑的懒,是短时间看不出的,一根筋就是懒。我们应该锻炼身体,锻炼大脑。
2 宿命论
和智商类似,小时候听大人们聊无可聊的时候,都会说一句,这就是命。
如果不去反思,会认为命决定了一切。人的大脑容易简单联想,本来没有联系的事情,非要联系在一起,名字和人生,本来没有关系,名字就是代号,可人们极其讲究,还振振有词,多么不合逻辑的事情都能联系起来。
如果一个概念在某个文化里并不存在,那么那个客观存在在那个文化里,主观上并不存在,即那个文化里的人对那个客观存在没有任何感知饭制如果一个概念存在,即便它不是一种客观存在,人们还是可以从主观上感知到它。
这段话拗口,举例来说,某人不幸去世了,人们就会找到很多似是而非的理由,殊不知概率这个客观存在,生死是常态,富贵不可久,也是常态。
反观自己,一度认为人生就这样了,因为给自己灌输一个概念,我不行。这是典型的宿命论,我听从村里老人的意见,当个老师最合适,因为我瘦弱,戴个眼镜,这也是典型的简单联想,中间有巨大的鸿沟需要跨越。
直到读到李笑来老师的文章,自证预言。后来每天早上我都对着镜子增加信心,到后来自信爆棚,再不用对着镜子练习了。
我选择了一条路,这条路上人不多,但是正确,区块链。
3 物种
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大过物种之间的差别,这就像大森林里,遇到和自己无关的东西,free。
这是大多数人的选择,说服对方太难啦,只有让对方自己改变,进入我们的视野,才能够同行,否则选择无视。
我对于房子的感知也是如此,徐远教授的书《房子里的中国》,观点是房子是城市的股票,大城市有集聚效应,复利效应之下,差距越来越大。
读这本书之前,我认为泡沫要来啦,读之后,我认为要赶快上车。这就是改变,短期房价可能有波动,长期飞速发展。
读了之后,如何让别人也像我一样理解呢。
我想要买房,读水库论坛,看多。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徐远教授又提出城市化理论,他们俩又是伉俪,我信任他们,也认为集聚会产生力量,这是社会学的理念。
我的路径和别人不同,我们都希望找认同,其实,有些事情,表面上一致,背后是不同物种在交谈。找到自己的同类,像鸟一样一起飞翔,甚至不断进化,让速度更快。
4 安全感
真正的安全感来自对未来的清晰思考
恐惧伴随着我,使我不敢迈出半步,加上身体弱,安全感不够,家人存粮食不也是没有安全感嘛。
自身强大了,强大到可以看清未来,那就是安全感。带着这份安全感前行,比因为恐惧而选择的安全感要轻松百倍,从容百倍。
心里有2012的人,难以想象他们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