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朝夕
常听有人说,这一生我们很难做自己。在拼命地奔跑,还怕自己掉队。
原以为这已经足够让人沉默了,昨天和两个老朋友闲聊,小胡塞了一口米粉说:“过了明年,我就不再是自己了。”当时耳目一新,以为他喝多了,他一个逗逼怎么忽然说有这么有哲理的话。
成功惹笑了身旁的我们,我憋住笑声问:“你想干嘛?”他整理了一下表情,掏出一根廉价烟点燃,用一副很正经的样说:“过了明年,我都25了,钱没挣到,我想按父母的节奏走了,回家相亲,结婚生子,想必又是一辈子柴米油盐,养家糊口。”
口吻有点偏低,怎么听都显得悲凉。我和海鱼(钰)相顾无言,不知道怎么接才算圆场,就“哦”了一声。
海鱼(钰)是我同窗两年的同学,两年的同桌,两年的上下铺兄弟。他爱笑,我也爱笑,认识第一天就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以后就像傻子遇上了疯子,绑在一起,形影不离。要不是性别相同,有人以为我们在谈恋爱。有一句话叫磁场相同的两个人自然会相互靠拢,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毕业之后,有人看见我,就会问起他。看见他,就会想起我,熟若一人。
而小胡是海鱼的朋友,也因为磁场相同,三观一致,所以就一生二熟了。他喜欢画画,可惜命运从来没有公平过,没考上大学,机会就打了不少折扣。但他高中毕业后没有抛弃过画画,甚至有时候和它相依为命。别人在朋友圈里晒爱情,晒薪水,晒吃喝玩乐,他的朋友圈里只有看不完的素描,道不尽的努力。我不懂美术,刷朋友圈的时候就喜欢点个赞,然后抱团取暖,相互免疫。
有时候不是我们不努力,而是我们不幸运。没想到这次他心中的诗和远方开始动摇了,很无奈,好像只能动摇,甚至被抹杀。
25岁可能是年龄的分水岭,左边你还可以是你。右边就血肉模糊了,也不知道以后要活成谁的样子,要复制谁的生活,就慢慢把你逼成所谓的成年人。生活没有惊喜,没有感动,一切都平淡了。最后恭喜你习惯了这些,成为油腻,满脸胡渣的大叔,三十岁就看到了自己八十岁的样子。尽管这样,但我希望你永远在左边行走。
前几天在微博上看到一位青年作家随笔:
“小时候,我们把一年过成365天”
“长大后,我们把一年过成365次”
第一次读倒是觉得经典,慢慢才体会到是刺心。
半年前,老班长从工作了长达四年的地方辞职回来了。我问他为什么要回来?他干脆利索:“不想干了。”有多少人想说这四个字,却被生活所迫说不出口,徘徊了很多次,还是咽进了肚子里。工作环境就是很多人熟悉的工厂,而我没有多么熟悉,但了解过,朝五晚九,颠倒黑白是工厂的代名词。他说刚去的时候死活不习惯,总认为咬紧牙关就会过去,会习惯,就一次次去挑战自己的生物钟。
后来是习惯了,但心死了。每天把一个动作重复上千遍,和机器赛跑看看谁更快。时间长了,自己和机器就多了一副皮囊而已。抛开这些不说,因为背井离乡,回一次家差不多一个月的工资就没了,为了省钱,一年最多回一次家,我差点成了这个家的客人。那边是比家乡好,但我开始讨厌,讨厌那些钢筋水泥不动声色就拔地而起,讨厌那些人每天把自己伪装的都不像人。晚上下班不知道回到哪里才算家,望着万家灯火没有一盏为自己点亮。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滋味更不用说了,想回来,所以就回来了。
我像听童话般听完,没有获到甜美和憧憬,在外漂泊的人经历大概都相同。我们之所以选择这些,是因为怕跟不上别人的步伐,怕年龄和所谓物质成就成反比,所以不敢停下来。
始终活成别人眼里,是过不好这一生的。因为我们在乎太多,攀比太重。回头看看身后的影子,它每天跟着你朝五晚九,问问它累不累?该停的时候,停下来歇歇吧!
25岁不应该是你赔上青春去赌未来的年龄,毕竟我们只能活一次。而是你已经有了经验,开始懂得经营自己的大好年华。
人生才开始,愿我们历尽千帆,归来始终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