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Bengbu),简称“蚌”,别称珠城,安徽省辖地级市,地处中国华东长江三角洲地区、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北与宿州市、淮北市接壤,南与淮南市、滁州市相连,东与滁州市和江苏省宿迁市毗邻,西与亳州市、淮南市搭界。地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与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的过渡带。
蚌埠是安徽省委、省政府明确支持建设的淮河流域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是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全国百个宜居城市、老工业基地城市、安徽省重要的加工制造业基地、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核心城市。蚌埠是华东地区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1911年津浦铁路的开通,蚌埠一跃成为南北通衢、水陆枢纽、物流重镇,蚌埠港是千里淮河第一大港。
蚌埠是淮河文化发祥地之一,距今7300年前双墩文化遗址出土的刻画符号,被确认为我国文字的重要起源之一;治水英雄大禹在此劈山导淮、召会诸侯,留下“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动人传说;奠定大汉基业的垓下之战,演绎了“四面楚歌”、“十面埋伏”、“霸王别姬”的千古绝唱;留传至今的汉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花鼓灯,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东方芭蕾”,列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双墩文化,坐落在蚌埠市淮河北岸的小蚌埠双墩村的“双墩遗址”,是安徽省境内发现的一处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是淮河文化的突出代表。
大禹治水圣地涂山,即位于今天的怀远县有4A级涂荆山风景区,涂山也是当年大禹治水时会诸侯之地,他在此娶涂山氏女为妻,并留下“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千古佳话,存有涂山庙、启母石、禹会村、千年银杏、圣泉、灵泉等胜迹。每年农历3月28日前后3天为禹王庙会,远近百姓纷纷前来祭祀朝拜,感戴大禹的治水功德,场面盛大。
在固镇镜内,有一处楚汉相争鏖战之处——垓下古战场,留有霸王城、韩信点将台、虞姬墓等遗迹。垓下古城的发现与发掘,被评为2009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在蚌埠东郊,有一片湖泊,相当于四个西湖的面积。相传朱元璋儿童时代曾在这里放牛,此湖后被人称为龙子湖。
凤台县峡山峡、怀远县荆山峡、五河县浮山峡为著名的淮河“三峡”,加之治淮工程中建造的淮河蚌埠闸,上桥水利枢纽工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