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朋友叫去打羽毛球,本身我是不太想去的,因为已经好几年没打了,最后还是陪他去了。
到了后我尽量让朋友上场,有人累了或者缺人我才去顶一下,虽然好久没拿过拍了,但还是可以很轻松地耍几下,足以应对当时的场面。
坐下来休息时想想自己时隔多年还能打出点样子,心里油然而生出一种小确幸——有一项特长真好。
有一次和一个同事在聊天的时候,他问到怎么样可以让自己更有自信。
我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看着他,静静地聆听,脑子却是高速地在飞转,回忆着自己从前的各种「不自信」:
跳舞不敢和女同学拉手……
写作文半天才挤出一个字,越写越心虚……
面对女生抛来的媚眼,总是躲闪……
感觉我的美好年少一直被不自信笼罩着,直到我迷上羽毛球,并且玩好它。
刚开始接触羽毛球的时候依然是不自信的,因为我们学校打球的人很多,整体水平也不懒,特别是有几个高年级的学长,看着他们在场上来回奔跑,动作优美,我站在旁边有点胆怯。
在我眼里,他们就是业余中的专业,而我只是个纯小白,追求着每一分能多打几个回合,怎敢在他们面前献丑。好在碰到了一个好搭档,可以每天练球,最后都成了发烧友。
待水平稍微提高了,才敢去找那些学长切磋。说是切磋,其实就是挑战,看看自己水平究竟到了哪个层次,何时能达到他们那个水准,之前差距太悬殊了也打不起来。每次挑战回来,我们还美滋滋地交流一番,一点进步都可以让我们吹上半天。
挑战多了,慢慢地自己也不再有胆怯的心理,再看到谁的球打得好,脑子里第一反应是和他过几招,而不会担心自己打不好而被人嫌弃。这种不再害怕的感觉真好。
那时候我们不止是在学校里打球,周末的时候还会约球,去校外的球馆打(学校都是外场,没球馆)。打球的人都知道,进了球馆层次也会和外场的不一样,就像从路边摊进到店里,立马拉出个档次来。
我们那会儿还不是那样。球馆是一个废弃修车场改建的,装修很简单,地面刷的地坪漆,没有橡胶垫,顶上和四周搭的彩钢板,所以只收三块钱一小时,比起现在的五六十块钱一小时真是白菜价都不止。约球的场地费超低,所以各路人马都有,看不出有啥不一样。
倒是去了球馆后,认识更多的人,还圈到一些粉丝,就像当初自己看到那些学长一样,有点崇拜,还有点胆怯,想一块玩却又害怕自己搞砸。这种被崇拜的感觉真好。
内心第一次被自信光顾,原来是这种感觉。这种感觉让我明白自己并非一无是处,努力起来连自己也感到意外。
老说自己没自信的人,或许只是少了一项特长,也有可能是没发现而已。因为我始终相信,每个人必然会有他最拿手的一样活,玩好了可以源源不断地输送信心。
这种自信不像兴奋剂,短暂一阵过后便打回原型。它更像是一颗种子,埋下后会在体内生根发芽,越长越大,最后内化成自己的一部分,随时在举止投足间流露出来。
就像开头说的,虽然我有很长时间没打球了,球技不如从前,但是依然可以很轻松地应对。自信内化以后它并不会随着时间地流逝而消失,相反地,它还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其他的事情,比如写作。
我并不擅长写作,如果是放在以前,可能还没开始试手,自己就先打退堂鼓了,最后再给自己一个很好的说辞作为安慰——不适合。
没错,「不适合」是个再好不过的理由了,一方面很好地忽悠了别人,同时又巧妙地掩饰了自己的「不自信」,所以深得人们喜爱。
虽然不会写,但是我清楚,写作就如同打羽毛球,是技术活,有章可循的,熟能生巧罢了。所以高手可以日更xx字,xx分钟写出一篇文章,如果只是全凭感觉来写作,那就像打球不懂战术一样,得分困难。
从别人那里学来章法,再用自己的经验来执行,剩下的就交给时间。
玩好一项特长,不单能给自己长自信,最后它还能给我们带来意外收益。
以前和我一起打羽毛球的伙伴,他在北京读研期间,通过业余时间教小孩打球,就可以把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都给解决了,并且不耽误自己的学业。
在北京这样的城市,有很多人就是这样通过某种特长来给自己增值,「一直特立独行的猫」赵星就是个广为人传的例子,她通过下班后的写作,实现了事业和理想的丰收。
考研讲师张雪峰有一个视频里讲毕业生找工作的事,就提到了特长。他说要在这个社会立足,最重要的一点是自己必须会一项特长,不管是什么,因为特长会直接或间接地让你受益。
有的人说自己啥也不会,也没什么爱好,就是平时去逛逛街。我们都知道,逛街其实是一门体力活,想要在费力的情况下还能逛好,这就需要考验技术了。
有的人就特会逛,哪个商场的衣服经常打折,哪里的东西好吃而且不贵,最近又新开了哪些店她全知道,跟她出去完全不用操心。能把街逛到这个层次,也不是一般人。
试想一下,你身边的朋友和同事,甚至你的老板,只要一提到逛街就想到你,那他们不就相当于你的忠实粉丝么,经营好了就变成你的人脉,人脉就是钱脉。
有些人的特长还不止一项,有点类似于「比我们优秀的人还在努力」,自然所得到的回报和看到的风景都不一样。
我们无需太多,只要玩好一样就足以有资本看到更广阔的天空。
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努力吧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