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见山,这节课讨论的第一个话题是:如何变得更乐观,Tal逐步介绍了三个方法:
1、采取行动。因为努力和面对必然能获得成功,至少是比以前更加成功,这有助于增加自信,而自信反过来,会激励我们更努力的行动,这是一个带有起伏但总体不断向上的螺旋,就像是身体的免疫系统一样,通过曾经的患病和失败,获得免疫能力,变得越来越强壮。
2、想象成功。许多运动员都受过这样的训练,去想象自己在颁奖典礼上领取金牌,为什么这样做有效呢?因为我们的大脑结构,无法区分真实的事物和想象出来的事情,两者在大脑中激活的是同样一片神经元。上节课我们说过,大脑喜欢内外部的一致,因此当脑中想象成功时,大脑会竭尽全力让外部的现实与内在的想象保持一致,于是真正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变得更高。
但是这个方法有一个关键点需要注意:不要仅仅想象结果,要同时关注达到目标的过程。这里Tal给出了一个想象的经典案例,就是马丁路德金著名的演讲“I have a dream”,在演讲中,他不仅描绘了美好的未来,也描绘了达到这个未来的过程,并且善于利用感官和具体场景让想象更加逼近真实。这是所有著名演讲的技巧,也是我们可以习得的乐观方法。
3、认知疗法。认知疗法已经被研究和证明了许多年,不仅十分有效而且起效很快,它的基本前提是:思想驱动情感。我们概括性的来描述一下,就是客观发生了一件事,我们感知到这件事以后,会主观来评估,而评估的这个思考过程引发了情绪,这就是思想驱动情感的过程。
举例来说,一头狮子向我跑来(客观事实),它要吃我(评估),所以我很恐惧(情绪),接下来还会导致逃跑这个行为的发生。在这个过程中,认知疗法认为我们应当干预的是评估思考的过程,通过尽量理性的思考,来改变情绪和最终的行为。
Tal将多位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整合为3M,代指3个非理性的陷阱,是我们在思考过程中应该不断提醒自己的:
M1:放大(magnify),简单来说,放大指的是一种过渡归纳,比如一次考试没有考好,我们可能会得出“我很笨、我很失败”这样的结论,这就是将这个现象过渡归纳了,要避免“all or nothing”这种极端的思考方式。
M2:极小化(minimization),也称为“隧道视野”,是指把视线的焦点过渡集中于事情的一个很小的部分,而忽略了其他绝大部分。比如,教室里有620个学生,618个都在认真听讲,只有2个例外,而我却只看到其中1个正在睡觉的学生,然后对自己说:“我讲的一定特别无聊”。每当此时,我们要跳出这个牛角尖,更加客观的去看待整个现实,关注到现实的另外一面。
M3:虚构(making up),就是说在面对事实的时候,我们无中生有的捏造出原因,比如受虐者常常认为这是自己的错,或者明明自己考试失利,却归咎到男女朋友身上,这都是掉在了虚构的陷阱里,同样的,我们需要理智的来看待事实,既不要过分个人化,也不要过度向外责备。
接下来谈到的一个相关话题是:关注点(focus)。国际积极心理学协会的第一任会长Ed Diener曾说:“对幸福而言,人们感知世界的方式,比客观环境更重要”,这一小节整体讲的就是这样一个观点,幸福更多的依赖于我们的内在思想状态、依赖于我们关注着什么,我们的关注点与客观世界共同创造着现实。
Tal介绍了两种典型的认知原型,本质上也是在说上述的观点:积极者和消极者,个人觉得他们的英文名字更能体现内涵:benefit-finder和fault-finder,直接明了的能看出两者的区别:关注点不同,在这个客观世界中find到的东西当然也就不同。积极者总是关注积极成功的一面,相应的,消极者总是相信消极的显示、向现实屈服,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这门课程,并不提倡仅专注于其中任何一种原型,我们提倡的是专注于现实,过分专注于任何一种极端,都并非好事。
课程的末尾,Tal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角度各自讲述了一遍他自己的人生经历,为我们再次重现了同样的客观现实,完全不同的诠释,可以创造两种完全不同的情绪:我真是太不幸了VS 我太幸运了!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课程的视频,PS:难以置信,眼前这样的Tal竟经历过那样一段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