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来临时,人们常会感到自己的内心有一部分被击得粉碎——比如世界观、对自己的看法或者与他人的亲密关系。
有些人一味想让生活恢复原样,结果仍会倍感沮丧和无力;也有些人选择接受现实,对自己和世界产生新的认识,勇于尝试新生活。
我们必须了解,逆境或创伤,是生命中无可回避的东西。我们肯定都曾遭逢困境,已经发生之事既已不可挽回,唯一能够选择的是如何面对。
很多人受到逆境冲击,才开始重新审视自身,重新确定生命中重要之事。创伤可以给人当头棒喝,把人引向更有意义的新生活。
我们也能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里汲取养料。无论是佛家、道家还是儒家,无不指出我们应学会接受,把生命视为一次旅程,理解其中的苦乐悲欢。
中国人一向把困境视为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所以我相信您一定能理解创伤后成长的观念。
《孟子·告子下》中有一段广为人知的箴言: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创伤后成长的意思,并不是说人能因心理成长而免于遭受精神痛苦的折磨。
创伤后成长和创伤后心理压力可能并存。对于那些能够找到正确方法缓解压力的人来说,创伤后心理压力和创伤后成长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但要想成功缓解压力,我们就需要以灵活的技巧来积极应对,而且要有开放的思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设性地创造和改写自己的思维模式。
创伤后成长受到所在社会的文化氛围的影响。中国人更重视人与人间的关系和人际和谐,这对创伤后成长来说可以算是一大助力,因为人们可以从他人那里获得更广泛的社会支持。
不过这也可能会抑制创伤后成长,因为按照传统社会习俗来说,人们很少在他人面前直白地表露自己的感情。因此,创伤后成长在中国可能表现得较不明显,但是更为深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