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四位老师和四届的奇葩之王的辩论,辩题是,我们终将都会变成我们讨厌的人,这是不是一件坏事?
起初,当然毫不犹豫的站在正方,也就是辩手的角度,这确实就是一件坏事!变成自己讨厌的人,百分之百的感性角度,这就是逼迫自己做不喜欢的事情,当自己都不喜欢的人,这是种强迫性,马薇薇姐说的长大就是一件坏事,百分之百的悲观角度,比邱晨还丧到爆。
再到蔡康永老师说的,有没有其实是你讨厌错了,小时候讨厌的人,长大了你会发现其实你讨厌错了人!并把它上升为成长的东西,然后张泉灵老师(我并没有记住很多,只知道让她穿不喜欢穿的那种坎肩衣,我心里的感觉是其实她并不讨厌这样的自己吧,其实从四年前的那个她自己肯定也不会讨厌自己把,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应该始终不喜欢吧!)有些不喜欢是没有道理的,只能说是理性与感性的程度,就比如这是奇葩说里的那个100票,各自有五十票,看你自己给他多少票,对于理性人来说不喜欢会找出一个理由,正如讨厌会找出一个理由然后接受它,一般是快速的反应。而相对于感性的人来说,就比如我自己就是一个感性的人,你会发现其实你讨厌一个东西,讨厌一件事情,甚至讨厌一个人,这些东西,会比理性的人讨厌的多,因为你是顺着自己的心情出发的,而且正如孩童时期最为明显,喜不喜欢凭感觉,讨不讨厌凭感觉,等你长大了些,你懂了许多知识,有了较为丰富的阅历,然后你就会在感性与理性之间做点权衡,你就会问自己当初为什么讨厌一件事情,讨厌一个人很多时候是因为你不讲理,你不知道为什么会直接上来那种情绪,所以这时候你就会发现其实你讨厌的那些事情没什么,其实你不讨厌它们;另一种情况是有些你讨厌的东西,讨厌的事情甚至是人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明晰,因为你会发现经过知识,然后理性,你自己找到了真正讨厌的理由,准确的说就是你渐渐形成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对于该在乎的东西始终在乎,而且会越来越珍惜。对于你不喜欢的东西,有些事情不喜欢也不在意因为那无所谓,有些事情开始讨厌了,是因为它开始渐渐地接近你所形成的价值观,接近你心里开始信仰的那种东西,而这种接近是带有破坏目的的,发展到最后,最终你憎恨的那些,是因为它会碰触你的底线,所以你才会变成你所憎恶的事情,变成你憎恶的人,这才是最可怕的。所以我说最终我们都会变成自己讨厌的人,这并不是坏事,因为这是在给我们一个警钟,这是在告诉我们该警觉不要变成憎恶。
最后我觉得这是悲观的辩题,这是一个悲观的想法,如果可以还是希望变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啦,因为我们有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怎么会变成自己讨厌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