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做个测试。请花5秒钟看下面这句话。
“不要想红色的苹果!”
看了前面那句话,你的脑海里是不是会出现一个红色的苹果?
当我们被告知不要去想某个东西的时候,反而会先去想这个东西。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人的大脑在接受含有“不”字的指令的时候先要弄清楚被要求不要去做的事情的意思。事实上,很多时候,大脑会直接删除含有“不”的指令。
当小孩子哭的时候,如果大人跟他说:“不要哭!” 小孩会越哭越大声,就是这个道理。
十几年前我第一次考驾照路试的时候。在考之前我一直告诉自己“不要紧张”。还做了各种准备工作,比如听音乐、喝水。
结果,考试的时候,非常紧张,在左转的时候没有判断好正确的最安全的左转时间,要左转时被考官踩了刹车,于是就没通过路试。
我让自己“不要紧张”并没有使我放松下来,而是更加紧张。
心理学家有做过一个试验。他们把参加试验的人分成两组, A组和B组。在试验的时候,对A组人讲一些含有“不”(No)的话,而对B组人讲含有“是” (Yes)的肯定性的话,同时用功能性磁振造影机(fMRI) 来扫描被测者的脑部。
试验结果显示:A组的人对话的反应时间明显慢于B组的人,并且“不”在A组的人的大脑的右侧眼眶额叶皮质(Orbital Frontal Cortex,OFC)激发了负面的信号,而“是”则在B组人的眼眶额叶皮质激发了正面的信号。
科学家们也发现在对被测试者说“不”的时候,被测者的大脑杏仁核体会促使肾上腺分泌包括皮质醇(Cortisol)在内的多种制造压力荷尔蒙。
这些荷尔蒙会使人的理智脑不能正常运转。而正面的激励性语言则会使大脑分泌"多巴胺"这种快感荷尔蒙,能消除紧张情绪。
这种大脑对“不”等负面指令的反应对我们的沟通有什么启示呢?
1. 在做自我暗示时,尽量用正面语言。比如不要说“我不要紧张”,而要说“放松点,我行的。”
2. 在沟通中尽量用正面的词语。例如:
a. 小孩子哭的时候,我们习惯会对小孩说“不要哭”,改这么说:
“哦,宝宝很委屈,能告诉我为什么吗?”
或者可以用玩具等东西先转移小孩的注意力。
b. 十几岁的孩子晚上要跟同学出去玩,爸爸妈妈们经常会说:“你晚上不准太迟回来”,可以改成这么说:
“我们担心你的安全,希望你能在十点前回来,如果不行的话,提早打个电话,我去接你。”
c. 当想说“我很失望”的时候,改成说:
“如果你这么做,我会很开心。”
d. 当身边的人生气时,我们经常说:“你不要生气”了。可能这么说比较好:
“您先平静一下,先喝口水” 或 “不知道我刚才什么地方冒犯了你,向你先道歉一下。”
人生气的时候会陷入情绪的负面循环,具体怎么打破循环参见我的另一篇文章:
3. 当在工作中要给下属发布一些含有“不”的指令时最好讲一下“为什么”。
那么,知道了语言魔力的你想让身边的人大脑充满多巴胺(放松)还是皮质醇(紧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