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03
年轻人的正能量遇上社会制度
——小城散漫表达系列之“能量、制度”
火山
年轻人一向朝气蓬勃,自古英雄出少年,只是一些本身存在的界限被不断突破。从某些角度来说,社会竞争越来越残酷。一个有成就的人,向来都是极硬和极柔的人,或者他的极端在不同的情景出现罢了。当然,没有广大的宽容之心,也没有办法团结更多的人在他的身边。
特别是介乎于物质、精神与社会之间的文化状态,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中间态,反而成为现在现实人群的追逐方向。除了本身的保护之外,更是找到一些互相认同的人群罢了。制度的刚性与社会发展的效率往往有点互相冲突,只是制度一时没有改过来就成了一种拖后腿,乃至腐朽的标识。
在一些见识的案例当中,我明显感觉到了这种互相矛盾,在什么领域该专注什么,在民生的休息该怎么适当妥协,我们好像没有什么共识。哪怕在目前知道的公益领域,也只是一种命令和作秀式的呈现。社会的阵痛最多是发生于夺情的事件中,特别是在没有讲究所谓成绩的时空。在一个相对闭关的时期,怎么能够逼迫出成绩呢?毕竟学习沉淀期和社会醒觉期都没有完成,只是从固定动作上的规定,过早进入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地步。不过我知道这种不逾矩的地步,只是一些公共制度上的规定,因此我们发现妥协越多收获越多,创新越多打击越多,霸道越横行为越张扬。
看思想的年代已经过去,每个人都有信息的分析和加工能力;看行为的年代现在就是时候,能够在社会借助网络平台相对客观地实现自己目的的人,更受欢迎。因为无形的网,正在借助别人的力量来张扬了自己。年轻人正是有足够的年轻资本,所以他们无所畏惧,并且尝试触碰所谓的社会底线,有些是从制度上来的,有些是从现实上来的,有些是从人际关系上来的,当然有些是从知识和信息认知上来的。
表面看来,社会教育制度正在结构板结化,高端务虚化,论文复制化,其实归根结底就是包容甚至纵容了忽悠的存在。灵活而如水般的无缝深入之思维,如果不是以正面所存在,我相信各种角度的信息会霸占了先机,弄着一池清水。
那些如水清澈的青少年们,已经不简单,因为他们实在地知道流氓比君子活得自在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