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Zoe姐保研过程中“选择”板块的第四课了,之前我们聊过了如何选导师、如何选学校、是否读博,今天我们来谈一下“城市”这个因素对于保研选择时的影响。
前一段时间大家填报高考志愿时,Zoe姐也跟着关注了一下,我看到了这样一个理论:所填报的志愿要从城市、学校、专业三个维度进行考量,当三个维度无法兼顾时,城市>大学>专业。
Zoe姐看到这个理论时认真的思考了一下,并且简单的看了一下北京各高校的统招研究生的录取成绩,即使每年的试题难易有差异,但是还是有明显的升高的趋势的。其实不仅仅是成绩,一、二线城市的高校近些年的综合能力和水平都有很大的提升,城市经济的发展会带动城市对教育的投资,城市发展得越好、对教育越重视就越能吸引人才到高校任教,长此以外就产生了良性循环。
对那些能力足够强的学生,毫无疑问应当首选北大和清华。中国的大学水平分布情况不同于美国,后者前20的大学都各有特色,很难讲排第一的Harvard University就比排第十的Duke University一定好多少。
但中国绝不是这种情况,就综合水平而言,中国最好的大学有C9(九校联盟)的说法,即清华、北大、复旦、上海交大、浙大、南京大学、西安交大、中科大、哈工大。再加上一些比较好的人大、东南大学、南开大学、同济、中山等,也就不足20所(据教育部透露,第一批“双一流”大学名单将会在8月底揭晓,所以Zoe姐在这只能用一个大致的数字,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关注教育部公告。)
相比于美国的Top20各有特色,中国只能说是Top2各有特色了,清北是第一梯队,c9中的其他7所从各个方面来讲与清北都是有断崖式的差距。
当然如果不能进入这些大学,或不能进入它们的好专业怎么办。这时地点就是最重要的了,优先挑选中国经济发达的地区。
首先中国一线城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北、上、广、深和最好的大学所在地区多少还是有些重合的,当然深圳由于建设较晚,教育方面稍微弱一点,但是深圳市对于教育的投入真的是大手笔。因此尽量选择北京、上海及周边(南京、杭州),以及广州一流的大学。这些地方的机会要比中国其他地方多很多。
在接下来,除了已经提到的南京和杭州,按照次序还应该考虑武汉、成都、西安和哈尔滨这四个城市。Zoe姐也接触到过一些企业中负责校招的HR哥哥姐姐们,当企业进行校招时,在考虑城市的优势之外,大学聚集的程度和绝对水平也很重要,因为那样对企业来讲去那里招聘成本相对较低,西安和哈尔滨能够入围,是大学因素,而不是经济发展因素。
Zoe姐是黑龙江人,很多小伙伴都是哈工大的学生,每次与他们聊天Zoe姐内心都是很痛的,哈工大的发展已经严重的受到了城市经济水平的限制。其实不仅仅是哈工大,有一些经济发展不是很好的城市中的985高校近些年发展也较为缓慢。
除此之外,尽量选择GDP靠前的沿海省份和相应的省会城市和中心城市。经济体量越大的城市,企业越集中,就业等机会也就越多,找工作面试也更方便。
还有就是好的学校对我们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从Zoe姐的身边来看,清华等也有一些专业比较偏,在传统意义上大家认为不是很好的专业,但是这并没有影响这些专业的学生的就业。比如,世界各大投行和咨询公司宁可招一个北大历史系的学生,到公司后再培养,也不愿意招其他相对差一些的大学的热门专业的学生。因为在他们看来学校的专业知识在工作中并没有很大的实际作用。再举个栗子,前一段是毕业季, Zoe姐熟识的一位化学系的师兄去华为做了项目经理,两个电子系的师兄投身了金融行业(Zoe姐内心os,这都有什么关系呢!!!)
最后Zoe姐想与大家分享身边的一件事,可能和今天城市的话题关联并不大,但因为Zoe姐对这件事感触很深就任性的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
最近Zoe姐和一个非经济发达地区的985高校的盆友聊天,她与我聊起了这样一件事:A、B、C三个人是同一所985高校的本科同学,三个人当初也都选择了考本校的研究生。我们都知道,选择考本校的研究生在老师选择上是具有很大优势的,首先老师很喜欢选择本校的本科生,其次,本校的本科生也有更多的途径去了解老师,从而最终找到一个更适合自己的导师。A、B、C三个人都顺利考上了研究生,并且都是自己选择的并且是心仪的老师。A选择了前任的系主任(在选择导师时就已经不是系主任了),A完全就是被老师在课堂上的人格魅力吸引了,老师很温柔,学术能力也不错,其实当时A就知道老师的研究偏重理论,并且老师有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感觉,老师接项目很谨慎,不喜欢的不接,与研究方向不完全一致的不接。因为老师年纪不小了,研究方向又不是近些年的潮流大热方向,所以实验室项目非常少,但是实验室还需要科研成果,那么大家只能为了发论文只能不断的进行理论研究。B选择了前任的院长(选择时已经知道该院长马上到退休的年纪了),也是因为上过这位院长等课,这位院长在位期间实验室的资源还是非常好的,虽然行政工作比较忙,学生也都有其他的老师在带,当然,现在他即将退休,无论是从精力还是资源上都大不如从前了,最尴尬的就是马上就要研究生二年级了,B还没有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C的导师是现任的系主任(还与现任院长师出同门),研一期间C已经发了一篇SCI,并且导师经常带着他去参加一些学术讨论,可以说是资源极好。Zoe的盆友和A、B均为很好的盆友,也曾经劝过A、B可以试着多接触几个老师,并且还推荐了几个老师(包括一些没有给A、B任过课,综合实力也很不错的老师),不过均被A和B以“怕麻烦”给婉拒了,Zoe姐的盆友也就作罢了。
其实与大家分享这个事情,更多的是希望大家在有选择时,在做出选择时可以多多综合一些因素,多接触一些学校老师,不能怕麻烦就草草做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