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艺术
精彩看点
一
阅读的艺术,在于尽可能掌握住每一种讯息的技巧。
现代的人有一种感觉,读书这件事好像已经不再像以往那样必要了,新时代的传播媒体取代了由书本所提供的部分功能,就像照片取代了图画或艺术设计的部分功能一样。但是到底这些新时代的传播媒体是否真能增进我们对自己世界的了解,并引发思考从而有所创造呢?或许我们对这个世界的了解比以前的人多了,在某种范围内,知识(knowledge)也成了理解(understanding)的先决条件。但是,“知识”是否那么必然是“理解”的先决条件,可能和一般人的以为有相当差距,我们为了“理解”一事,并不需要“知道”和这件事有关的所有事情。
太多的资讯就如同太少的资讯一样,都是一种对理解的阻碍。现代媒体正以压倒性的泛滥资讯阻碍了我们的理解力,这样,太多的资讯都是一种对理解力的阻碍。
怎么阻碍呢?太过精心的设计、过于完整的呈现、思维难度的降低,使阅读者自然而然地接受包装过的信息,而不需要面对困难和努力,很容易整理出“自己”的思绪。在信息大爆炸时代,缺乏独立思考的我们,或许很容易就变成了知识的搬运工,而不是吸收者。
二
首先明确阅读的目标:为获得资讯而读,以及为求得理解而读。
两种目标的区别,取决于阅读者对眼前资讯的熟悉程度,然而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会为了增进理解而阅读?
一是一开始时不相等的理解程度——在对一本书的理解力上,作者一定要比读者来得“高明”,写作时一定要用可读的形式来传达他有而读者所无的洞见。
二是阅读的人一定要把不相等的理解力克服在一定程度之内——一旦你与作者达到了相同的理解程度,就完成了清楚的沟通。
三
阅读是一件关乎主动的事,阅读越主动,效果越好;阅读的层次越深,对阅读主动性的要求越高。
而现实生活中的阅读活动往往是由“辅助型的自我发现学习”和“非辅助型的自我发现学习”相交织进行的。这两者的区别在于学习者所使用的教材:
前者立足于教育者传达给他的讯息;
后者则在没有老师指导帮助下学习,立足于自然或世界,是阅读自我或世界的过程。如果我们打算继续学习和发现,就要懂得如何让书本来教导我们。
简单地说,阅读的艺术包括了所有非辅助型自我发现学习的技巧:
敏锐的观察、灵敏可靠的记忆、想象的空间,再有就是训练有素的分析、省思能力。
总结:
一
开始之前 | 阅读的目标
阅读一本书有三个目的:
①增加读者的资讯;
②为了娱乐消遣;
③增进读者的理解力。
而最有价值的恰恰是第三点。
仅仅停留在获取资讯、娱乐消遣的层面,对促进个人成长是有限的。只有一种方式是真正在阅读,那就是让一本书向你既有的理解力发起挑战,在没有任何外力的帮助下,你也想要阅读。即使有读不懂的地方,只凭内心的力量,反复咀嚼文字,从一个陌生的概念到清晰地理解,包括不查询百度等搜索引擎,完全依靠自己的思考能力。这样的阅读才是对既有理解力的提升。
这种看上去很难的方法,也可以叫做“精读”,完全是由内到外,破茧而出的主动式阅读。唯有这样的阅读体验,才是告别平庸的阅读,因为我们的使命就是阅读好书,自我成长。
二
概括来讲,读书有两重目标:一是获得关于这个世界的知识;二是丰富关于这个世界的感受。
知识是关于这个世界的事实和规则,基于理智;
感受是我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和我们自身,基于情感。
我们从小到大的课本大部分都属于传递知识,而我们在课外偷偷看的小说,则是为了体验和感受。
知识可以让我们获得更大的能量,去把握这个世界,但是感受力可以让我们更好的成为人。这两者不可偏废。
通常,文学书关于感受,其他则关于知识。
关于如何阅读文学类书籍,本书中是不提供办法的,这本书里所讲述的方法只适用于知识型书籍,用作者的话,属于“论述型”著作。
这一点是首先要搞清楚的,不要用错了工具。
另外,作者不赞成把摄取资讯作为读书,他认为作为一个好读者,应该更多的去读那些锻炼理解力的书。
三
重中之重 | 主动的阅读
这是要先挑明的话题,读书是一件主动的事情,如果想要靠别人喂食,肯定是达不到什么效果的。
并且,往往越主动,读书的效果越好。
联系实际,为什么读书那么痛苦
一
你为什么不愿意在枕边放一本书了?
木心说: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 马 、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我们还愿意在枕边放一本书。
可是,现在我们真的太忙了。除了每天辛苦地8小时工作,偶尔1小时的加班,半小时以上堵在回家的路上。回家以后,我们还要料理一堆琐碎的事情。终于,闲下来一口气,怎么也得犒劳一下自己,追个韩剧、打个游戏、上个微信···洗洗睡前,我们还要刷下微博、给朋友圈点个zan、在微信里道声晚安···终于,可以安心地关机睡觉了。哪里还有时间在枕边放一本多余的书呢?
可是,你会担心自己的知识out吗?不会呀。因为互联网的普及,我们简直飞驰在信息高速路上,节省了多少时间成本。碎片化阅读、快餐化阅读,适应了我们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知识面的维度可以延伸到过去难以想象的角落。所以,读书这件事好像已经不再像以往那样必要了。
二
你为什么讨厌方法论的书籍?
有一些小伙伴,这个比例或许还不小呢!如果他们会在枕边放一本书,也绝对是轻松类、消遣类的书籍。
而方法论、认知类的书籍,或许此刻正被放在哪个角落垫着桌脚。
为什么这么讨厌呢?
两个字:头大,读起来不轻松、费脑子。
有一些书,我们看不进去,是因为你和作者之间的理解力不匹配,作者的理解力远高于你的理解力。
太容易读懂的内容,只能说明你和作者的理解力相当,而这种理解力在你遇见这本书之前,本身就具有了。
但是因为这样,你就舍重求轻吗?这可不是好的阅读习惯。
三、你是读书人,还是读过书的人?
有这样的一个故事:
中国最草根的皇帝——朱元璋,在一次朝会的时候,看着满朝饱读诗书的大臣们对自己行叩拜之礼,自鸣得意地说:“看看你们这些读书人,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还不是要臣服于自己,果然百无一用是书生呀!”这个时候,刘伯温站出来说:“陛下,臣不是读书人。”朱元璋好奇地问:“你不是读书人,那你是什么?”刘伯温回答道:“臣是读过书的人。”朱元璋哈哈大笑,问道:“读书人和读过书的人,有什么区别吗?”刘伯温恭敬地回答说:“读书人,读得广,却读不通,达不能兼济天下,穷不能独善其身;读过书的人,读不一定广,但读得通,经世致用,举一反三,方能辅佐陛下一统天下。”朱元璋听完之后,大为佩服,再也没有取笑过文臣了。
职场和大学不一样,我们应该做读过书的人,而不是读书人。为获得资讯而阅读,是“读书人”,增进理解而阅读,是“读过书的人”。
而真正懂得阅读艺术的一定是“读过书的人”,因为他们是凭着头脑运作,除了玩味读物中的一些字句外,不假任何外助,以一己之力来提升自我。凭着自己的心智活动努力阅读,从只有粗浅的了解推进到深入的体会,就像是自我的破茧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