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的那篇“知识的文章”,说好下一篇是打造自己的知识体系
其实,这个问题,我今年也一直在想:直到我同时读了—蔡垒磊《认知突围》、成甲《好好学习》
才想明白这个问题的解
1
打造你的知识体系
【元认知】:就是认知的认知,它包括所有对于认知的认识,以及对认知的控制与调节
元知识是组成知识本身的更基础的知识,以及控制与调节知识的知识。简单来说,就是要得出A知识,首先要掌握哪些B知识,以及从B到A的算法是什么
元知识是更底层的基础和算法,要打造相对更为正确的知识体系,就必须从自己的元知识系统开始武装
道理很明显,底层若是不正确,上层基本就没什么意义了。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今后先碎片化阅读,后将碎片化阅读过渡到系统阅读这样的方式会成为主流。前者提高效率,后者夯实元知识,以及检验元知识是否有误,从而不被某些毫无逻辑的碎片化阅读内容误导
元知识如此重要,我们究竟该如何完善自己的元知识呢?
很简单,就是坚持用科学、辩证和逻辑的思维来往自己的脑子里加东西。同时,遇到跟自己现有知识体系不符的东西能用客观、理性和思辨的态度去对待。
知识大厦的建造和科学之塔的累积一样,不求快,但求稳
先将自己的元知识一点一点变得更为正确,像做手术一样小心翼翼地清洗自己的大脑,然后用左右互搏的方式去看待每一个问题,并将有用的东西慢慢地、在慢慢地加入你的自有概念,让它们逐渐形成一个粗浅的销体系
思考,深度思考
深度思考是一种很特殊的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又容易被人忽视的能力,是人人都该掌握的能力,它与你目前有多少知识储备几乎没有关联,也与你是不是某些领域的权威人士无关,甚至跟你的神经智力的关系都不是很大
深度思考的目的:元知识是底层的基础和算法,是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石,而深度思考则是对元知识这种底层算法的测试和修正的过程
元知识决定了知识大厦的有效性,若是元知识有误,那么往上加的东西越多,只会错得越离谱。
深度思考主要是一个发现错误、发现矛盾,并及时修正元知识的过程,而非完全顺着脑子里原有的条条框框深化固有知识的过程
注意,这句话不代表深度思考就不能往原有的知识体系里加东西了,但应该非常警惕,用本质化和逻辑化思考的方式去测试元知识的正确程度
为什么这样,为什么不是那样,逻辑上有没有毛病,它本来该是什么样.·······
当发现矛盾的时候,用最基础的学科,比如逻辑学、哲学、数学等学科的知识去检验到底怎样才是正确的,而不是用一些心理学、社会学等概念去判断
打造正确的知识体系是一个慢过程,当我们只希望摈除“异己”,一味贪快时,那么这种深度思考就可能反而成了知识体系摇摇欲坠的帮凶
打造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是有一整套流程的
大体的流程是这样的:先要通过深度思考不断完善自己元知识,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清哪些是我们需要的有效知识,哪些是次要知识,并将需要的有效知识挑拣出来,接着提升有效知识的层次,将信息知识转化为加工知识,进一步打造成体系知识甚至是智慧。还得查漏补缺,把知识体系尽量补圆满了。
2
根据以上所述,我们再进一步,深挖
深度思考?对于自己哪些是有效知识?哪些是次要知识?
在今天海量的信息即时时代,我们拼什么?
第一阶段:知识数量构建认知优势
市场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大学生是非常吃香的人才。代表性事件是这一阶段各种咨询企业、广告公司等知识密集型行业蓬勃发展。
第二阶段:知识获取速度构建认知优势
在2000年之后的相当长时间里,国内的互联网发展基本就是越来越快地学习国外产品的过程。这种依靠知识获取速度构建的优势,成为知识改变命运的重要力量。
第三阶段:知识深度构建认知优势
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我们必须对知识进行管理,而管理知识最重要的并不是大多数人以为的对知识进行收集、分类、保存。知识管理的核心实际是通过管理知识提升我们的认知深度,进而改变我们的行为模式。
如果我们的学习是在了解问题本质,了解解决方案的底层规律,能够让我们认清楚问题表象背后的实质,那我们就是在提升认知效率。
我们一生就需要学习三个级别的课程:1.公共基础课:执行能力;2.专业必修课:专业能力;3.通用必修课:结构能力。
所谓公共基础课,就是我们每个人每天用到的执行能力,比如时间管理、资料保存、商务礼仪、沟通谈判等等。市面上有海量的书籍介绍这些知识,在这个层面,我们的学习就好像士兵训练踢正步、瞄准和射击这样的军事基础技术一样。
而专业必修课,就是我们所选定的专业方向。这个专业不是指学校划分的专业,而是指能够打完整战役、解决系统问题的能力。在这个领域里,你要跨学科地思考,解决问题,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需要我们不断思考、实践的过程中,领悟到跨领域知识交汇的微妙之处。在这个阶段,我们的思想认知更像是一个指挥官,精准地让他们在正确的时机,出现在正确的位置,胜利完成任务。
而通用必修课,就是要掌握临界知识,认知事物更加底层的结构与规律。
二八定律告诉我们:20%的知识决定80%的结果,你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结构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学习上,通过掌握临界知识做到游刃有余。
3
我们知道了构建底层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也知道了利用二八定律,摒弃之前的把时间大量来学习公共基础课上面,而更重要的是,结构能力与专业能力。同时,打造自己的知识体系也要有一整套流程的
当要展开来说的话,有很多东西要讲,留给下一篇我们再来整合一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