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夏天,很多人手上都会出现一些小水泡。
主要表现手机以半透明的方式存在,痒痒得难受,且越挠越痒,挠破了也没啥事,等伤口干涸了,就会脱皮。
严重还可能会继发感染,让手部肿胀、疼痛。
有的人即使用各种方法治疗,总也去不了根,每年都犯。
在医学上,“小水泡”又称为“汗疱疹”。
主要分散或群集于手掌、手指侧面及指端,少见于手背、足底。
汗疱疹不仅仅是一种皮肤病。
中医认为,“汗疱疹”多是因内有蕴热、脾失健运或阴虚内热,汗出不畅所致。
所以说,出现这种“小水泡”,是一种湿疹,警惕湿气重。
体内湿气是否严重,还可看这几处:
1、头发:油腻
不少人应该有过这样的经历:早上刚洗的头,刚到下午就非常的油腻。
明明刚洗完头的时候,头发飘逸的不得了,为何短短时间内就又沾黏在一起了呢?是洗头发的方法不对吗?
未必!你可能是被湿气缠上了。湿气能全面的呈现在头发上,让你的头发看起来非常的油腻。
2、舌头:肥厚
早晨照镜子的时候,可以伸出舌头来看一看,如果它变得胖胖的,很肥,导致挤压在牙齿旁,出现了裙边一样的齿痕;又或者它变得厚厚的,上面有一层明显的舌苔,那你真的是有湿气了。
如果舌苔发白,那表示你的湿寒比较重;如果舌苔发黄,则可能是湿热比较重。
3、脸蛋:起痘
如果你最近没有熬夜,却发现自己的脸蛋莫名暗沉,还起了痘痘,那可能是湿气在作怪!
湿气重会导致人体内分泌的失调,脸部等部位皮肤较为油腻,痘痘也就随之而来。
很多人长期反复脸上起痘,根源就在于湿气。另外,湿气重的人,不仅脸上有痘痘,背上、前胸也会有很多痘痘。严重的还可能引起痤疮。
4、眼睛:水肿
眼睛周边水肿可能有很多原因,如睡前喝了太多水,肾炎等,但也有可能只是因为你身体湿气太多,上行到头部,引发了眼睛水肿。
如果每天睡醒,眼睛水肿,有黑眼圈,感觉非常疲乏,那就要高度注意了,你的湿气已经影响了你的健康。
5、嘴巴:苦干
晨起嘴巴又苦又干,也可能是体内有湿气的信号。
中医认为,体内湿气重,会导致水湿内阻,就会导致嘴巴又苦又干的现象,严重时还可出现口臭等现象。
提醒:祛除湿气,坚持做好五件事,健康少生病
一、饮食清淡
中医认为:脾脏能运化水湿。
脾喜燥而恶湿,若脾阳振奋,脾脏健运,运化水湿功能正常,湿邪则不易致病。
所以,养脾胃,才是祛湿治本之道。
而脾胃的健康与饮食有直接关系,如经常食用高油脂,油腻的食物,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加重脾胃的负担。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脾胃受损,水湿也就无法顺利排出体外。
因此,平时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一些蔬菜,水果也有很好的祛湿的作用。
如香菇,性味甘平,对于气血亏虚、不耐劳累等有调理作用,对于湿气有很强的防御力。
苦瓜,薏米,红豆等都是湿气养脾不错的食物。
二、茶饮祛湿
华花苗龙须茶,泡水喝,可祛湿热,促排毒,有益身体健康。
用华花苗、龙须、玉竹、玫瑰花,搭配在一起泡水喝即可。
华花苗可以用来清热解毒,并且可以泻火除湿,这样就可以改善湿气过重引起的恶心、舌苔发黄等问题,对湿热引起的痘痘也有不错的效果。
龙须,味甘、淡,归膀胱、肝、胆经。利水、消肿、泄热,可以加速体内多余水分的代谢,而且对于头发、还有鼻子、脸颊总是出很多油会有改善效果。
玉竹根,有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的功效,可补益五脏,玫瑰花性温,可中和配方的寒性,使得此方不温不燥,适合更多的人饮用。
三、坚持泡脚
泡脚,有利于人体阳气生发。
而阳气充,有助于体内湿气的代谢,对于祛湿有很大的帮助。
泡脚养生,适合一年四季,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作用。
一方面,泡脚能刺激经络,加速血液的循环代谢,利于身体的营养吸收和毒素排出。
另一方面有助于祛除湿气,调节脾胃健康,增进食欲,增加睡眠质量。
日常在睡前1小时,用热水泡脚,驱寒暖身,祛湿毒。
也可在水中加入生姜,艾叶等,祛湿排毒的效果翻倍。
四、保暖祛湿
随着气温的回升,雨水增多,气候变得潮湿、此时人们最容易受到外湿侵袭。
此时正是换季的时候,虽说有些温度回升,但是还是带着一丝凉意。
此时注意保暖,尤其是一些年轻人,不要过早的换上薄衣服,露肚子,露脚脖等。
当身体着凉的时候,损伤阳气,给湿邪趁虚而入的机会。
同时着凉也会刺激脾胃,造成脾胃不和,导致体内湿气重。
五、睡觉祛湿
从中医角度分析,经常熬夜的人易伤人体阳气,从而邪气就易侵袭人体。
中医讲:“人禀天地之气而运五常,顺应自然而气息不绝。”
熬夜正是与自然规律相抗衡,影响身体的内分泌,生物钟,消化肝肾之阴,疾病也随之而来。
此外,好的睡眠了促进脾胃工作的自我修复,有利于湿气的代谢。
每人每晚要保证7-8小时的睡眠,在晚上11点到凌晨3点最好保持在睡眠状态,能保证人体的正常新陈代谢。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