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唠叨”这个词,大家都会直接和“妈妈”“妻子”这两个角色联系起来,的确,女人的表达欲望比男人更强。据统计,男人一天只能说3000字左右,而女人却能毫不费力说出8000字。但一个家庭中,如果女人过于唠叨,对其他家庭成员都是场灾难!
“唠叨”真的是妈妈们的通病,坚果也不例外。今天带儿子出门散步,听见旁边一位妈妈不停的对1岁多的孩子说“宝宝,你慢点哦!这个不是吃的东西。你想去那边是吗?哦!你在看小虫子是不是?小心点,别摔跤,摔跤会很疼!我们去那边吧,那里有花....”坚果在她身旁待了两分钟,这位妈妈完全没有停顿过,作为一名旁听的路人,坚果有种被吞没的感觉,好像马上要窒息了。
回忆了平时和儿子相处时的场景,那位妈妈说的话,不正是平日里自己对孩子说的吗!就连语调和语速都差不多,天哪!真难想象孩子们是何感受!
“唠叨”似乎成了妈妈们的常态,一件事反复提醒,重要的话说好几篇。可是这样真的是关心孩子吗?
有些看似平常的小叮咛,可以瞬间让孩子爆发。
坚果有位朋友,她的孩子已经七岁了,这位朋友是位非常细心、周到的妈妈,有次聊天,她抱怨道:“孩子越大越难伺候了,有时候明明是好意提醒他,他还不领情。”
原来是因为孩子上学出门前,她怕孩子忘带东西,一会儿问有没有带书,一会问有没有准备听写用的本子,就这样挨个问了个遍,把孩子问得烦了,以发脾气来表达抗议。
看似朋友是在关心孩子,可这样没完的唠叨实际是在表达她自己的焦虑,还有对孩子自理能力的不信任。
坚果非常提倡孙瑞雪老师“爱与自由”的教育,但“唠叨”却是爱与自由教育的硬伤,它裹着爱的外衣,如此自然的存在,对孩子的伤害悄无声息,人们很难意识到它的危害,或许还真的把它当做是“爱”。
作为一名妈妈,当我意识到“唠叨”的危害时,才发现生活中它无处不在。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看电视,儿子自己在房间玩,过了一会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看电视把孩子忽略了,内心有一丁点愧疚,跑到孩子房间,“宝贝,你在干什么呢!在看卡片啊,哇!好认真啊!这个是什么?那个呢!妈妈上次告诉过你的呀,你再想想.....”结果孩子把卡片一扔,走了,不玩了。
现在想想这并不是在关注孩子,而是打扰他,原本他能够安安静静的去看,去思考,而我一顿“唠叨”后,打乱了孩子原本的思路。
对孩子说的越多,重复的越多,反而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情绪。这里给大家普及个心理知识,叫做“超限效应”。马克·吐温听牧师演讲时,最初感觉牧师讲得好,打算捐款;10分钟后,牧师还没讲完,他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决定不捐了。在牧师终于结束演讲开始募捐时,过于气愤的马克.吐温不仅分文未捐,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这就是指当刺激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逆反心理的现象。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对孩子的交流都是无意识的,唠叨说教只是我们自以为关心孩子的方式,似乎说的越多就表示越关心孩子。但事实上,“唠叨”只是释放大人自身的焦虑,通过“焦虑”传达给孩子的更多的是“不信任”和“质疑”,这无疑是对孩子自我能力的一种“贬低”。
破坏孩子自主感最快的方式就是“唠叨”、“命令”和“指责”。父母们如何避免呢:
1. 细心观察,点到即止。
当你感觉孩子要犯错,想叮嘱孩子时,不妨先观察孩子会怎么做,有时候我们的担忧也许是多余的。如果真的想要嘱咐孩子,请点到即止,不要反复、重复。当提醒不再时,孩子自己便会树立起警觉性,慢慢走向独立。
清醒的有察觉的去爱孩子,而不是下意识的无知觉的爱!
2. 给自己的情绪找到出口。
当你感到非常焦躁,忧虑的时候,请自己找到发泄情绪,疏导压力的出口,可以去运动、健身、也可以去读书、看电影,但唯独不要“唠叨”孩子。
3. 学会放手,信任孩子。
我们总说要孩子独立,但独立的孩子绝不是被“唠叨”出来的,父母们要学会放手,即便知道孩子会受挫,会吃亏,也要让他自己去经历,去体验。要相信孩子,只有他自己从失败的体验中总结得出的经验,才是他成长最宝贵的财富。
好的父母是会与孩子一同成长,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承认自己教育方面的问题,然后努力去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