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年味越来越淡

这些年来,我身边的很多朋友都或多或少的吐槽现在过年的味道越来越淡,和小时候记忆中的过年有着天壤之别。

不少外出打工的朋友也曾说,我不如趁着过年这段时间的待遇提高,多赚点,等闲下来的时候再回去。

每当听到这些话,我的心里总是五味交错,的确,我们不得不承认年味越来越淡了。曾经的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吵吵闹闹,把酒言欢,桌上满是好菜。那时候感觉外出一年那么辛苦为了这份团聚的欢乐,儿女父母的笑颜,很值得。晚上更是会相约点炮竹,放烟花,看看夜晚平时难得一见的风景。

那到底是什么因素或者说影响,让这份年味变淡呢?

我认为第一点就是经济水平,物质生活待遇的提高。举个例子,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全中国绝大部分人都饱受饥饿,一天吃上两顿都算奢侈,更别说那些更穷的人家了。因此过年这一天,就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这一天代表着家里会把最好的食物,或烧或蒸,摆在桌子的正中央,共一大家食用,以庆祝熬过了一年的艰难困苦。

当日子稍微好些了,不论城市还是乡村,家家都会买上炮竹,富贵的人家买烟花,在家人一起吃过饭后,点炮点烟火庆祝,这代表了喜庆。北宋王安石也留下:“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的千古名句。

而现在,中国已大部分人达到小康家庭,平日里猪牛羊肉并不缺,平时买件把衣服也不过是小事,而随着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已经不准许燃放烟火,污染大气。

第二点,我想是西方文化的入侵和融合。我同样举一个例子。现在年轻人已经不过七夕,过西方的情人节,我并不是谴责这一现象,我只是把现在这种变化摆在桌面。也因为西方文化传入中国,现在中国的节日或者说我们还不承认的节日,已经流行的实在太多太多,如圣诞节,重阳节,中秋节,万圣节,清明节,劳动节,情人节,七夕节,元旦节等等。

这就是我考虑到的几点年味变淡原因,至于我们是不是应该加大春节年味,还是顺其自然慢慢演变,我们还值得商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纪录片《舌尖上的新年》有一段话: “年味越来越淡,只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年夜饭失去了吸引力……母亲每到过年就抱怨...
    Eileen101010阅读 1,516评论 7 40
  • 我们小时候好像对过年特别期待,年三十那天会在下午洗完澡,穿上过年的新衣服,吃一顿平时几乎吃不上的丰盛的年夜饭,还有...
    读不懂平凡阅读 259评论 1 4
  • 过年一致是中国人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家人从五湖四海提前向着家赶,春运浩浩荡荡。杀猪,宰羊,串门,踏青,放烟花...
    smart黄阅读 189评论 0 1
  • 秸秆焚烧堵不如疏 朋友在基层乡镇政府工作,进入夏收他的主要任务就是防止秸秆焚烧。当地市、县、乡三级政府非常重视此项...
    井冈山豆皮阅读 365评论 0 1
  • 百花诗 13 (琼花) 琼花五瓣聚八仙, 璀璨繁星云汉连; 绿叶枝头鹊桥并, 牛郎织女好团圆。
    PikeTalk阅读 26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