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发布了一个我们私董会企业总裁研讨会,针对某个业内比较领先的微型迷你版儿童乐园项目:《市场空间大、企业的多品牌战略、跳出传统思维这样几个思路去操作》会议视频小片段,其中讲到:这个企业在进行全国市场招商过程中,遭遇到的市场开发难、竞争对手跟风山寨情况严重等营销问题,经过参与研讨会十多个企业老板的诊断、分析、论证后,我们一直认为,这家企业的表象问题好像是市场营销的问题,深潜在问题背后的企业战略规划与布局、保守的加盟连锁商业模式、缺乏灵活有效的营销策略,才是制约企业招商营销、拓展市场、开发客户的真正问题所在。
研讨会现场,脑力风暴过程中,参会老板们也纷纷给出了企业的问题解决方案,其中两个思路策略,尤其重要:
1、单点发力、堡垒式作战、区域争霸。
早前我曾写过一篇文章,意即企业在面对烈度较强的市场竞争时,一定要学会、要敢于超越对手,使用3-5倍的弹药基数的更加庞大的火力,一举打垮竞争对手的烈焰和气势,首战必胜,一战成名,出手则为王,先在某个特定区域市场内,迅速成为行业老大!
千万不要遍撒胡椒面式的打法,不疼不痒、久攻不下反受其害。
获得强大的市场攻击势能后,继续复制放大这个策略玩法,再开发新市场,基本可以势如破竹、长驱直入了。
这个儿童乐园项目,我们同样建议:
必须集中火力、聚集企业总部全部资源,聚焦在珠三角区域,进一步扩大加盟连锁的门店数量,进一步放大品牌攻势,形成更强大的近距多城、互动配合,积累更强的市场口碑力量传播,以期在更短时间内、更为集中的一个业务区域,形成强大的品牌效应,占据更多的市场容量空间,让竞争对手没有太对发展缝隙和余地,压缩竞争对手的山寨势头,用2-3倍的网点布局,形成堡垒之势,迅速成为区域内的行业老大。
2、市场空间很大时、及时启用多品牌策略,自我竞争好过和竞争对手去竞争:
提到多品牌策略,很多企业老板可能会想,我一个品牌都没做好,这样的玩法是不是有点太冒险、太大胆了?
经常看动物世界的人,都很熟悉这样一个概念:群狼战术
猛虎怕群狼,嗜血成性的狼群,由于其善于结伴成群的天性,令自然界里所有的老虎、狮子这样的庞然大物,也不寒而栗。很多次残酷的自然生存竞争中,在数以百计的群狼、密集的轮番围攻下,即使百兽之王也难以幸免于难。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纳粹德国的海军将领邓尼茨之所以被称为狼头,就是因为他大胆借鉴了大自然中,狼群生存的核心法则,首创了海战的狼群战术 ,使纳粹德国海军在二战初期、横扫千军如卷席、猖狂一时。狼群战术与古德里安的闪电战,并称为纳粹德国军队的海陆两大法宝。
我们为这家企业的第二个重要建议,就是基于:
1、企业经历了五六年的发展,在行业内已经具备较强的规模和实力。
2、这个行业领域的市场空间,仍然具备很大的市场潜力、可以继续深挖潜力。
3、多品牌策略,更重要的一点是,建立更具性价比、竞争力的产品线结构,可以更有效的切割出细分的市场领域,目标市场和客户群体更加清晰、明确,诉求传播更具针对性、更容易被客户所接受。
与其像以往一样,和众多山寨竞品对手们混战,不如拿自己的多个品牌,多生孩子好打架,自己和自己竞争,远远好过和竞争对手的争夺,也分解了竞品的攻势、消耗竞品更多营销资源、化解了竞品的矛头和攻势。
这自然是简单快速超越对手、略高一筹的市场玩法。
同样的市场、同样的产品,为什么人家可以轻松月销上千万,你才区区300万,原因很简单:你不懂高手的产品线规划和定价3个重要法则
也是在文中提到的这个视频内容发布后,我接到山东某个酒类企业老总的消息:
众所周知,山东是全国白酒行业全国前三的省份,几乎每个县市,都密集分布着很多规模各异的白酒生产企业。
这家白酒企业的老总,一开始就诉苦式的一股脑向我倾倒着他的企业辛酸史,让他更为疑惑不解的是,邻近县市的一个白酒厂,从建厂历史到生产规模,从产品品质到市场定位,从品牌知名度到市场影响力,包括线上多个知名平台渠道的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和他别无二致,在酒业圈里,都算是一个级别的对手。
但最近两三年的时间里,那家企业突然犹如神灵附体,每月的销售量几乎都在千万以上,而且市场增速、渠道网络等多个方面,都远远超越了他。
他也多次暗中走访、想查出自己的企业和对方比,问题的症结到底是什么?出在哪里?可至今仍没研究明白对手的真实玩法。
多次询问这个老总企业的现状和竞品企业的一些关键情况后,我猛然发现,原来这家企业真是犯了灯下黑的毛病,医不自医,行业圈子里呆久了,自然很难跳出圈子看问题。
一番梳理后,问题的症结很简单:
他们的产品线规划和定价,这两个关键节点,竟然是制约他们的市场推广和营销的元凶所在。
我告诉这位老总三个产品线和价格制定的阶梯渐进营销法则:
1、低价流量型产品:降价引流、强化竞争力。
把现有10多款小酒产品,重新整合,拿出市场口碑好、销量大的2-3个小酒类的产品,设计成促销和引流,打开市场大门的流量型产品,价格基本控制在6-8块钱左右就可以了。
这类的产品在保证品质的情况下,采用生产成本+营销渠道费用的价格策略,自己的工厂基本不赚钱,让利给更多的代理经销商,目的就是借助经销商的资源优势,吸引、激活、并牢牢粘住庞大的目标消费群。
即便是产生一些局部的、少量的亏损,就权且当是市场营销的费用支出了。
2、中端利润型产品:流量变现、持续盈利的重点
流量型产品,获取客户、并形成较好口碑和信任后,可在各种主题、定期不定期的促销活动中,以买赠、买送的形式,巧妙的把现阶段品质更好、利润跟高的5个标品系列(价格基本在15-50元区间),与小酒系列合为一体,既让目标客户有一种占便宜的心里满足,又顺势而为,把企业真正实现销量和利润的产品规模化的销售出去了。
这既是一种流量与吸引力轻松转移的转化升级,也是一种提升销量与利润的策略。
3、高端品牌型产品:打差异化、制造热点和故事,升级形象,塑造品牌IP
多年来,无论是什么阶段、多大规模的产品,或者线下线上一体化运作的项目,对很多的企业老板,我一直多次强调的重点还是品牌这个要素。
好酒也怕巷子深,知名度一响、黄金万两!
在商业变革快如疾风、竞争日趋激烈残酷的时代,哪怕是你的技术含量再高、性价比再突出,持续打造企业的软实力,仍是任何一个企业要时刻用心、长期推进的工程。品牌既是企业或项目的抢占市场渠道的先锋,也是维系企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命脉。
这家白酒企业和竞争对手相比,坐落在景色优美的山峰下,令人兴奋无比的是,竟然还有几个非常不错的渊源故事,恰好契合当今白酒消费市场的复古风、田野风和绿色有机几个概念,企业恰好也在近年来开发出几款口感品质非常上乘的高端产品,担心市场问题,仅仅作出少量包装和洋酒,一直没有推上商业渠道。
根据我的建议,这位一点就通、聪明过人的老板,也立刻决定,把现有的几款高端产品,配合其他系列的产品,配合相关的海报和营销物料道具,作为一项长期刺激经销商、开发新客户的政策,限量免费配送到现有的全国代理商手中。
这么多年来,我曾亲历考察走访的企业中,不懂不会不知道上述产品线规划和定价法则的老板,几乎占据了70%的比例。相比那些优秀的高手企业,也许,我们很多创业型的企业家和传统型企业老板,的确还有很漫长的一个摸索学习成长的过程。
但如果能掌握上述三个重要的营销策略法则,并付诸实施,你的企业照样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提升自己的销售量,假以时日,也能步入高手行列。
感谢所有关注《私董会智库》的朋友,自即日起,我将尽可能坚持每天发布一篇我们专家团队多年实战成功案例和原创文章,也感谢感谢您的分享转发,任何有关您的企业战略设计、商业模式、运营管理、营销传播及团队建设的问题,可在文章的评论区留言,有价值的问题难题,我们将在第一时间,请相关专家为您撰文解答!
私董会智库原创作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