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本回忆录上学期间看了一些,被学业耽搁,放假以来就又看了一遍。
这一本《怒目少年》,即写少年人之胸中热血,怒目江湖,眼里容不得沙,不懂世故,不忍世俗。可以纵横热泪,也可掀起学潮,可以弃笔从戎,也可以笔为戈。可以悬梁刺股,也可以为情所苦。少年人眼中的抗战,流亡学生眼中的抗战,国民政府管辖下学生眼中的抗战,都是另一种江湖。
我以为抗战胜利日本投降的那一刻应该是举国欢庆人民沸腾,我从未想过一个身处国民政府统区下的少年不能回到解放区的家,胜利变成一堵重墙。内战伤了太多人的心,使人们无辜受难,无法接纳胜利的果实。
我是在高中听说有过学潮这种东西,我以为学生匹夫有责,以学潮抒己见,我从未想过会对一个同学的死亡利用多过同情,以无理取闹彰个人之明。我也从未想过老师和学生的间的勾心斗角,互相敌视如此深重,不知那还能否用战时特殊来宽容。
我未曾想过有舞弊而不营私,然而少年怒目,终究只以为自己内心最光明,对一切的不光明都要大张挞伐。
我无意探究国民党为何败退,但作者对战争中政府对人民的透支一论对我颇有启发。战争中以苦为荣,于是人人不再关怀别人的剧,甚至制造别人的苦,而政府对人民的苦不会精打细算,不该死去的人死去,不该伤残的人伤残,等到抗战胜利,又来内战继续透支,所以我想起历史上也有新王朝建立初期要休养生息,比如汉朝。
然而冰冷的战争中依然有人情可暖。流亡学校的迁移带去的木车,本是无心插柳,却被记入县志。少年人情窦初开,写的情诗真挚动人,甚至梦中也有歌声可寻。作者的第一笔稿费意义重大,自己穷苦却也留书送给同学,深感付出的快乐。最最感怀的是书末对二十二中校史编纂的努力,天南海北,一事一迹,即使无惩前毖后廉顽立懦之大成,也是众人心血,不肯丢弃,流芳长远。想想前日回到初中,看到新修的校史馆,我曾想校史外人很少有兴趣观览,可是为何中国人热情于写史,编书,大概是对于情怀的热爱,无论走到哪,身居何位,同样的情怀都能牵起一群人,仿佛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动乱的时代画面感也更强。衣食未足的少年们睡觉挤在一起,为疥疮苦恼的那段时期;学校的大部队盘旋在山中,作者慢悠悠的登山,游湖;蒋主席一篇号召下来,大家争先签名。很多很多画面在回忆录中都是往日的重现,它们真实而又模糊,使阅读的人努力找出轮廓,它们确然而又深刻,使如今的读者想要以史为鉴。
怒目少年,少年怒目,想想今日之少年,似乎也没能脱了历史的窠臼,非黑即白,断然是非,胸中壮志凌云平定世间不平,动辄口诛笔伐大张旗鼓,该说这是对的?少年之怒目,就在于眼睛里纯净,可是纯净的眼睛看事情未免少了一些周全;少年人之可贵,就在于不惧世俗,可世俗哪个对哪个错,未免只剩立异而未标新,对社会水火不容然后社会难容自己。
所以少年的怒目要不要保留?还是要的,要怒目去记录演变的大环境,去亲身感受而不只停留表面,去闯出少年人的风云道路。
所以好像等于没说,一个不入流的辩手以一个勉强还算少年人的温柔目看到的抗战史,该尊敬,该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