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我有个初中同学,她的成长经历曾经深深地震撼了我。事情是这样的:初一的时候,她还是一个平凡的女生,学习成绩中等偏下,我们几个成绩较好的同学从来没把她当回事儿。直到初二下学期,她意外被选为女班长,成绩突然之间高歌猛进,一路进入前十,后来基本保持在前五名,这种领先一直保持到现在。我们以前经常谈起她为什么会突然改变,她告诉我是班长这个职务让她意识到了“责任”,觉得自己必须成绩好,才对得起班主任对她的信任。“责任”一直引领她成为更好的自己。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很多。比如,有人当了爸爸,一下子成熟了,不打游戏了,顾家了;比如,有人突然被提拔为团对负责人,我们通常会发现他不再和以前一样吊儿郎当,做事更顾全大局了;比如,有人平时喜欢嬉笑怒骂,一旦走上讲台就成了谨言慎行的人民教师。
我以前认为这就是责任,责任可以让人改变。但是还有更多的例子说明责任没有作用。比如,有的人当了爸爸,依然玩游戏到深夜,孩子病了也不管;有的人当了负责人,也没有起到带头作用,依然我行我素;有的幼儿园老师居然虐待小孩。
面对同样的责任,为什么不同的人会做出反差如此之大的事情呢?
那是因为后者不知道责任的重大意义,不知道如何才能真正承担责任,不知道确定责任之后如何行动。
一、责任的意义。
责任决定了我们人生的方向,选择逃避责任的人,一直浑浑噩噩的活;选择承担责任的人,自己主宰自己的人生。
还记得《黑客帝国I》主角的尼奥吗?当他得知自己是活在虚幻世界的时候,莫菲斯给了他两个选择:一、吞下蓝药丸,忘记所有的事情,依然浑浑噩噩的活在虚拟的世界里。二、吞下红药丸,面对一个残破的需要自己为之奋斗的真实世界。选者一,他得到的是原地不动的安全感,不需要强迫自己去改变;失去的是主宰自己命运的机会。选择二、得到的是一个清醒的人生,是主宰自己命运的机会;失去的是呆在停滞区的舒适。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推卸责任会得到什么?会失去什么?
我们推卸做父母的责任,也许会得到短暂的轻松,失去的是和孩子的亲密关系;我们推卸学习的责任,得到的是当下的悠闲,失去的是成长的机会;我们推卸工作的责任,得到的是短暂的安逸,失去的是晋升的可能……
所以,责任对我们意义重大,只有承担责任我们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二、如何承担责任。
1、澄清自己的身份。
每个人都用很多身份,但面对不同的问题时,我们要采用不同的身份。
就拿以前的我来说,从事的是设计管理工作,我对于自己的定义就是一个设计管理人员。对于老板安排的其他工作,我内心很抵触,我认为一个设计管理人员,没有必要去做营销配合、施工方案、物业维修方案等工作。后来,因为工作消极被其他部门投诉,有了失业的危机感过后,我才认识到自己首先是一名员工,员工的职责就是完成公司要求我做的一切事情。这之后,我改变了自己的态度,领导的要求我都尽力满足;同事的工作都尽力配合,从这些工作中获得了很多成长,也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两年后,工作顺了,成为了一名熟手,这时候我过起了悠闲的小日子,每天完成份内的工作,回家看电视、娱乐、睡觉,生活单调而空虚。后来,朋友找我谈话,觉得我这样子不行,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哪能过起老年人的生活。一番谈话过后,我曾经的热情被点燃,于是我买了大量的书来看,加入了不少社群,我又多了一个身份,我要做一名终身学习成长者。一开始,在社群当中,我只喜欢静静地听,后来渐渐觉得自己快被社群边缘化。我认为自己不能这样下去,我应该做一个积极主动的参与者,成为社群中发光发热的那一群,于是我开始主动发言,并且承担一些社群责任。慢慢的,我又开始成为一名分享者、写作者、健身者,身份越来越多。
我们的身份如此之多,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如果不先明确自己应该采用什么身份,就很可能用错误的身份来处理问题。比如,我同时拥有电视剧爱好者和员工的身份,如果我在上班的时候选择了电视剧爱好者的身份,偷偷打开手机看电视,那么我就不是一名合格的员工。又比如,我给自己安排了今晚听课学习的任务,这时内心有个声音说,“工作累了一天了,放松一下吧,打会儿游戏。”这就是典型的用娱乐者的身份来面对学习者的问题,身份错乱了事情自然没法解决。比如,有的军训教官在军训的时候,不以培养大学生纪律为目的,反而带头和女学生谈恋爱,为社会所诟病。就是因为他们在军训的时候没有意识到自己教官的身份,而是把自己当成了一个普通的未婚男青年。
可见,在面对问题的时候,我们如果不澄清自己的身份,很可能做错了事情,还以为自己有充分的理由。
2、确定与身份匹配的标准。
对于同样一件事,不同的身份会有不同的标准。
同样是跑步,普通人可能坚持两天累了就放弃了;一个减肥者可能会坚持达到满意的身材为止;一个长期锻炼者,可能要每天跑几公里;而一个马拉松运动员,每天的训练量最低也在20公里以上。
同样是听课,猎奇者边开车边听,听过一遍就算了;学习者会找个地方安静的听,并认真地做笔记、画导图;成长者是反复听,听到搞懂为止,而且会反复实践课程里的方法;分享者不光要自己掌握,还要把这些方法传授给别人;创新者在掌握了这些方法后,会加入自己的东西,开发出新的课程或者把这些知识应用于其他领域。
可见,给自己定义的身份不一样,标准就不一样,所做的事就不一样,人生也就大不一样。标准订好了,我们需要写下自己如何做才能达到这个标准,然后开始行动。
3、行动。
为什么很多人写下了行动计划,最后却没有成功呢?
比如,很多人写下了“我要多陪陪家人”,结果上班工作忙,周末应酬忙,陪家人的计划一拖再拖;比如,我这周写下了要完成“30拆拆书任务”,结果又是要每天写作,又要参加真自由,又要CEO开课,又要参加线下活动......总之,已经周四了,我还有18拆没搞;比如,我昨天就说要录一段视频,一会想着衣服不合适,一会想着到底要不要露脸,一直到现在都还没有录。
行动要落地,除了动词与主要内容之外,还要写清楚关键资源。
在上面的例子中,如果加上关键资源,行动就更容易落地。
比如把“我要多陪陪家人”改成"我要每周日下午和家人在一起”,增加了时间资源,当周日友人约你出去玩的时候,你想起自己已经承诺要陪家人了,就不会随意答应。
比如把“我要完成30拆拆书任务”改成“我这周每天晚上10点到10点半要进行拆书,每天至少四拆,提前准备好拆书片段”。这样子写了过后,我就不会让其他事情来占用我拆书的时间了,也不会因为没有内容可拆而放弃。
比如把“录一段视频”,改为“我要在今天下午6:30到7:00录一段自我介绍的小视频,不露脸”,这样子确定了时间和形式之后,我就不会在工作的时候经常想起,反复纠结。
所以,行动一定要写出动词,写清楚具体内容,提前准备好关键资源。
三、总结。
责任意义重大,每一个责任都可能改变我们的人生。
我们要这样来承担责任:在问题面前,澄清身份,订立标准,明确事情,找好资源,开始行动。
四、两张短期自律提升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