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是每一个游子心间含泪念也念不完的鸿篇巨著。
日思夜想的那片故土,当自己身临其间,理应无愁可言,然而,那份愁思却依然浓浓地缠绕心头……
15岁,开始上高中以后,家乡就像一位渐行渐远的老朋友了。工作之后,父母犹在的日子,常常带着妻女回家。熟悉的庭院,熟悉的饭菜,熟悉的称谓,总觉得这一切都是那么顺理成章。过年了,兄弟姐妹一起回家陪着父母大团圆,家的感觉依旧真实得触手可及,于是,总把理性中这一切都将会渐渐消失的事实忘记,甚至还常常因为习惯了城市生活而匆匆逃离。渐渐的父母年事已高,回家的日子就有了一些担忧,离开的日子也多了一层牵挂。
父亲去世以后,母亲还健在,亲人离去的伤痛过后,因为母亲还在家就在,所以,回家的日子,依然开心,依旧无愁。
母亲渐渐老去,不能独自生活了,因为清明节回乡给父亲扫墓,那个熟悉的庭院变得野草萋萋,心里顿然生出了一份忧愁,然而,这也应该还算不得是乡愁。
两年前,母亲也离开了我们。这两年间,偶然回乡,越是靠近了那片亲切的故土,心里越是觉得哀伤。前几年,尽管母亲不在家,但是,回去的时候母亲还会交代我们一些原本没有多大意义的话语,走进那个熟悉的庭院依旧能找到回家的感觉。而如今,遇到有事要回去,还没有起程就开始有一股浓愁压在心头;踏进那个庭院,浓愁化作哀伤,觉得就连说是“乡愁”也有些勉强了,因为,家的感觉已经完全消失殆尽,扑面而来的是一股冰冷的伤感和沉重的哀叹……
前不久,老家的亲戚打来电话,说老屋漏雨,急需修缮。尽管我知道我们已经没有机缘重回老屋,重温旧梦,但那是父母留下的产业,还承载我们的童年故事,于是,约好双休日回去。到家了,临近的舅舅已把房门都打开了,可是,我站在门前看着房子里的一切,就是没有勇气踏进去……交代了房子修缮事宜,在亲戚家匆匆吃了午饭,就让司机小柳把车子开到村口去等我,我自己步行到村口,就这样一步一回头地走着……
出村的路上,遇到几位老人跟我打招呼,自己也不相信自己的话语会这样木讷,甚至不敢抬眼看他们,眼睛左顾右盼,游离在路边这些熟悉的屋舍或山水间;走到车子跟前,打开车门,再回望这个与我的生命紧紧相连的村庄,好像下了很大的决心才坐进车子,让小柳开车离去……
记得几年前,因为工作的需要,年假前一天,我正好出差在家乡所属的县城,下午四点半左右,工作上的事处理好了,开车离开的时候,我对司机说,你在大街上再转几圈吧,今年是不会再回来了,我有点舍不得离开……我心里是多么希望能遇到老家的亲人甚至任何一位乡亲,下车与他们说说话……车子走了几条街都未能如愿以偿……
母亲去世后,回家的理由自然而然地少了。这两年来,每当沉静下来的时刻,便常常会想起家乡来。想起童年里熟悉的那些山野里的往事,想起留下了无数快乐记忆的那些山溪池塘,想起有过不少童年故事的那些山间小路,或者一片田野,一片树林……那句“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的歌词,用来形容沉淀在我心里的家乡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真的恰如其分。
那个顽皮的小男孩为了逃避上学,宁愿接受父母的惩罚去当放牛娃的日子,第一次跟在牛屁股后面到了“岗头岭”,那收了秋的宽阔田野里像列队小人儿的稻草把子;那两边长满我没有见过的草木的山路;那每走一步都觉得新鲜的一个个山岗,还有那金灿灿的阳光,又香又甜的野果子,让我把这份惩罚当做了奖赏……现在想起来,多么希望再回哪“岗头岭”去玩一玩那童年的游戏啊!冬天里,那一大片的山坡上,玉米已经掰完了,可以安心地把牛儿放进去吃玉米秸,自己奔跑着满地去捡玉米落子,然后烧一堆火烤玉米。那香喷喷地玉米是天底下第一美食。偶尔也可以做点小坏事,偷偷地拔几株田边成熟的大豆,点燃一把稻草,那又香又脆的豆儿吃得满嘴乌黑。别人告上门了,挨完一顿骂,生完一通气;第二天跑到大山里,清凌凌的山风一吹,一切全忘记干净;伙伴们骂一通告状的人,又合计着嘻嘻哈哈再来一回……
接受惩罚的两年放牛娃日子在父亲的威逼下戛然而止,那山野的记忆并着离乡的脚步渐渐远去。而今,却像一坛陈酿,被岁月发酵成浓浓的离愁,无尽的怀念……
前不久,在QQ里与朋友闲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你刻骨铭心不能相忘的一段往事,终究无法让自己明白,自己怀念的到底是那时的景,还是那时的情;那时的风,还是那时的雨,抑或什么都不是,只是那时的自己拥有的,而今早已遗落在人间风尘中的一份清浅浅的单纯、一颗明朗朗的心!
然而,乡愁与这段感悟虽然相似却不尽相同。
也许,乡愁是一段不能忘却的往事的重复凭吊,是红尘间最诚挚的没有确定对象的怀念,是爱的追忆,情的重温!
任何一种情感都有淡忘的日子,而乡愁却是日复一日的恩念,渐行渐浓的思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