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身边的同龄人在一起时,谈的最多的就是恐婚。
只要一到过年,就陷入了纠结。
回家被长辈各种花式催婚,不回家过年心里又记挂着。
所以在过年前一两个月就三三两两的互相慰问“今年你回家过年吗?”
“回吧,怕催婚,不回吧,又想家,哎呀,难搞呀!”
说实话,本人从高中开始已经出现了恐婚情况。那恐婚究竟恐的是什么呢?
会有人说,不就结个婚吗?有什么好恐惧的,结婚多喜庆呀!
不,我们恐的不是婚,我们恐的是婚后的生活。
我曾刷到一位新娘在结婚时这样说“我盛装出席去迎接我的人间疾苦”。
作为女性来说,恐婚恐的是婚后的新生活习惯;婆媳关系;子女教育冲突;夫家与娘家和经济挂钩的问题。可以说大部分的问题都跟经济有关。
虽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虽然现在的老人都经济较独立,会尽量少去麻烦子女,但现在的社会压力,教育成本提高,年轻人思想的解放。更多人越来越追求灵魂上的自由。更少的在乎成家养娃了。
感觉空虚了,养宠物是很好的选择。成本低,效果好,没有教育成本。
“不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就是耍流氓”在以前是坏话,但现在,估计马上就不是坏话了呢。
恐婚是现在各种婚后婆媳矛盾;夫妻矛盾的短视频的引导吗?
不全是,一部分是原生家庭的影响。
我们生气时对待另一半的态度会受父母的影响。
我们会不自觉的将我们父母的相处方式运用在自己身上。
本人都亲自试过了。虽然我在努力改变对待重要的人的态度。
但需要付出很多努力的。毕竟习惯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想要用三四年时间改变20多年的习惯,犹如蚍蜉撼树。
无论如何,再怎么恐婚,也一定能找到办法解决,或许有个人会改变你对婚姻的恐惧。恰如螺帽与螺栓,严丝合缝,再多风雨都无法撼动,直至锈迹斑斑,最后寿终正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