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袁隆平传》
从袁隆平的家庭教育来看看袁隆平成才的原因。
袁隆平的父亲毕业于东南大学中文系,是一位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为人正直,讲究礼仪,严肃寡言,非常执着,袁隆平的母亲自幼在英国教会学校读书,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高中毕业后担任小学教师,有了孩子后辞去工作,成为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她非常喜欢哲学,喜欢读尼采的哲学著作,她注意对孩子们进行品德教育,她把渊博的故事化作一个个动听的故事,用故事来培养孩子们的美好情操。
少年时代的袁隆平对大自然充满梦幻般的憧憬,对绿色世界怀有一份奇妙的童心。他的母亲十分珍视儿子的童心,善于发现和培养他的兴趣。袁隆平喜欢大自然,爱好音乐,酷爱游泳,还曾获得湖北省男子自由泳第二名,他还特别勤学好问,善于思考。
青少年时代的袁隆平拥有了智慧、执著、诚实、坚韧等品德。高中毕业后当面对大学专业的选择,袁隆平想成为农学家,颇有民主思想的父母同意了儿子的选择。从西南农学院毕业后,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响应号召,选择了去农村锻炼。在毕业分配书上他写下了一句话: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个来自大城市的大学生,自此开始了艰苦的,艰难的,漫长的“农民”教师生活。他认真教学,刻苦钻研,敢于坚守自己,勇于挑战权威。袁隆平专注于自己的事业,他安贫乐道,不惧困苦,不怕失落,他每天在田间地头,弯着腰忘我劳动,认真观察,汗霜满衣,皮肤变得黝黑,别人问他吃这些苦是为了什么?他回答说,为了探究水稻生存的秘密,为了使我国农民摆脱贫困,为了向饥饿挑战。
读这本书的时候特别感慨于袁隆平儿时所受的良好的家庭教育,他的母亲是那么的聪慧、博学、善良,给儿子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对土地,对大自然的热爱。更为难得的是她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尊重儿子的选择,如果换成别的父母,很有可能不会让孩子选择农学的。袁隆平对中国对世界的贡献无疑是伟大的,而这也源自于他良好的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