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城市喧嚣,踏足乡村郊野。这个周末,同夫人驱车往澄海程洋岗。下午近3点从家出发沿金鸿公路,本应拐道S231直达程洋岗。却开过路口,然后掉头走金障路——沿义丰溪的两车道水泥路,感觉很不错的田园景色。到程洋岗已是将近4点。
在导航的引领下,我们的车开到了靠韩江堤边上。下车后,竟看不出古村寨的方向。这里有一处溪塘,几行垂柳下、水面拉着一张鱼网。只是水质欠佳,有煞风景。旁边还有两位蹲着的垂钓者。向其打听,说这条窄巷进去就是。
望着这眼前的狭陋小巷,来时的兴致一下子顿消。
穿过一段长长的窄巷,来到了一处空阔处。水旁有一颗老榕,枯瘦的枝干活像一只老人的手,惆怅地向上伸展。
继续往里,渐渐看到古旧的房顶,这里应该是古村寨了。走过一段残墙断壁,黝黑的墙体显露了年代的久远,诉说着风雨无情及世事沧桑。
岁月抹去了一切、又时时透露着新生。
拐进一巷口,见一古宅别有特色,门旁的石柱及乌黑墙体显得与众不同。
原来这里是有名的“八角楼”--清代实业家薛同泰故居。薛同泰在澄海发家后,到汕头老市区同平路原荒地建起近百间商行,对汕头当时开阜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为了表彰他的功绩,汕头市特以其名字的“同”字将该条路取名为同平路。
屋子现主人是一位老妇人,她热情招呼我们进到屋内。房子并不大,屋后有一个庭院,且有一段石梯直达上方。我们拾阶而上,原来顶上就是有名的“八角楼”。
刚才在路上见到的断壁残瓦,原来是这八角楼的残缺部分。
询问老妇人与这间宅屋的关系时,她竟然说不清楚。这让我感到几分叹谓:岁-月-无-情!
“文林第” 是另一古宅。然而寻遍四周,却不见有这家宅第的介绍。
从一条宽巷往里走,经过一道阑门,里面还连接着几条内廊、连接着几十个间房。
从这些繁复的装饰,能看出当年这家的富贵奢华。曾经的兴盛与眼前的破败,让人几分伤感。
离开时注意到院旁一颗小树,正绽放着旺盛的生命。
从巷子里出来,是一条沿着池塘的宽阔大路。一颗高大的雪梅树正向周围送出阵阵花香。
尽头处是一湾池塘,水中的残荷,在这冬季里竟然还有不少绿着的。我特别喜爱这冬季里的残荷!
这是荷塘边的一颗硕大的古榕。
再往前,蔡氏名人故居一个接着一个……最早的已有将近千年,是名副其实的“千年程洋岗”
天渐渐暗下来了,我们赶忙往回走。进来时以为村子不大,不想越转越大……这一转就两个多小时过去了。
按原路返回,走着……走着……前面的路不认得了。
问了几回路人,可还是没走出去。天完全黑下来了,心里有点着急起来。这时,看见前方一位小伙骑着摩托正到家门口,我急忙离远处就大声打招呼。告诉他:“我们来这里观赏,天黑不认得出去的路了。”他问我们进村时是从那个方向,说这里有四、五个村口。我们告诉他,进来的地方有一处水塘,并把拍的照片拿给他看,小伙清楚后想了想说:“我带你们出去吧!前面还要拐好几处,怕你们不容易走出去。”。这样,他一直把我们送出村口,我感动得连连向他致谢!
保护古村落,保护的不仅仅是先辈留下的房屋,更是这种良好的民风。谢谢你,程洋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