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又是一年。
哥们儿,回不回家?
姐,你抢到票了吗?
哥,你们开车,火车还是飞机?
躁动的不是人群,躁动的其实是“故乡”。
也许他们大年三十才能到家,然后正月初三又要出门。可是,他们拼了命的要回家–那个有爸爸妈妈在的地方,那个承载了他们整个童年的地方,那个叫作“故乡”的地方。
老家的房子是所有人都梦想的“别墅”:一个不大不小的半山腰上,屋后是一大片翠绿翠绿的竹林,每天太阳从竹林里升起。门前是一条碧波荡漾的湖,湖的对岸又是一道山岗,每天太阳从那里落下,晚霞满天的时候,映得湖水火红火红的,美不胜收。
从我记事起,每天我跟在一群男孩子后面–没办法,邻居家都是男孩子,而哥哥是孩子王。放牛,牛在山林里吃草,我们在坡地里挖红薯;捉泥鳅,一不小心抓到一条水蛇,从此再不敢到水田里疯跑;摘野果,野樱桃野山楂野桃子……那是童年的美食。每当想起家,闭上眼睛总是小伙伴们在山野里疯跑的情景。
小学,离家有些远,每天得走差不多40分钟才能到学校,所以有时候超级羡慕住在学校附近的孩子。但是,远有远的好处,放学路上,随便找片空地,我们就开始玩抓石子、跳房子,常常是玩到天黑大人寻来拎着耳朵扯回家。可第二天照样玩到天黑再回去。
初中,离家更远,骑着家里重要的交通工具:自行车,每天天刚蒙蒙亮我们已经出发了,约好了几点在路口集合的;放学的时候我们追着渐渐沉下山去的落日骑得飞快,到家的时候经常快要看不清路了。高中,那个离家更远的地方,需要走路半小时,再坐车1小时才能到达的地方,是我们离家的起点。高中,我们半个月或者一个月才回一次家;大学,我们一学期或者一年才回一次家;上班了,可能几年才回一次家……
家,记忆最深处的地方;爸妈,心中最暖的地方;故乡的河,那是我们流淌不息的记忆……小年了,我们的心中有期盼有胆怯,纠结啊!抓狂啊!算了算了,就这样了,爸妈,儿女没有长成你们期待的模样,没有过成你们期待的模样,请多多包涵,有钱没钱我们都要回家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