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对于测试从业者数据测试策略有哪些

在数据测试方面,假设错误很少,只是希望最好,这是很不明智的。重要的是要考虑各种可能的故障,甚至是不太可能的故障,并在测试环境中人为地创建此类情况,查看发生了什么。与功能测试不同,90%的数据测试涉及对可能故障的思考,功能测试的思考过程围绕应用程序中可能的用户操作。

首先是数据完整性,这是基础,要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不丢失;然后是准确性,涉及值校验和业务规则;一致性和时效性也很关键,特别是对于实时数据系统。用户可能还关心测试数据的构造方法,毕竟生产数据往往不能直接用于测试。

数据测试工具链和开发团队的协作模式值得单独强调,因为很多团队在这方面是短板。“数据是业务核心资产”,我们已经迈向数据驱动决策的时代了。

作为测试工程师,制定数据测试策略至关重要,因为数据是现代应用的核心,数据错误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如错误决策、财务损失、合规风险)。

一、数据完整性测试

目标

确保数据在迁移、转换、传输、存储过程中没有丢失或损坏。

策略

记录计数校验: 比较源系统、中间过程、目标系统的记录总数是否一致。

关键字段值校验: 抽样或全量检查关键字段(如唯一标识符、金额、日期)在源和目标是否完全一致。

聚合值校验: 对数值字段(如总和、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在源和目标进行聚合比较。

数据链路追踪: 跟踪特定记录(尤其是边界值、复杂转换记录)的完整流转过程。

二、数据准确性/正确性测试

目标

确保数据值本身是正确的,符合业务规则和预期。

策略

业务规则验证: 根据需求文档、数据字典、业务逻辑,编写SQL查询或使用工具检查数据是否符合约束(唯一性、非空、外键关系、取值范围、格式如邮箱/电话号码)。

计算逻辑验证: 测试派生字段、聚合指标、公式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如折扣率、税费、库存周转率)。

数据映射验证: 在ETL/数据迁移场景中,严格验证源字段到目标字段的映射规则(直接映射、函数转换、条件转换)是否正确执行。

参照完整性验证: 确保外键关系有效,引用的数据确实存在。

三、数据一致性测试

目标

确保数据在不同系统、表、视图或时间点之间保持一致。

策略

跨系统一致性: 验证在不同系统(如OLTP系统与数据仓库、主系统与报表系统)中表示同一实体的数据是否一致(如客户信息、产品价格)。

跨表/跨视图一致性: 检查相关表之间通过关联查询得到的结果是否符合预期,视图是否准确反映底层数据。

时序一致性: 检查时间序列数据(如余额、库存)在关键操作(如交易后)前后是否按预期变化,快照是否准确。

四、数据时效性/及时性测试

目标

确保数据在需要时可用且是最新的。

策略

批处理窗口验证: 测试ETL/批处理作业是否在规定的时间窗口内完成。

数据延迟测试: 测量源系统数据产生到在目标系统可用的时间延迟(如实时/准实时数据流),验证是否符合SLA。

数据新鲜度检查: 定期检查关键数据表的最后更新时间戳是否在预期范围内。

五、数据质量规则测试

目标

定义并验证衡量数据质量的维度(如准确性、完整性、一致性、时效性、唯一性、有效性)。

策略

实施数据质量监控: 部署数据质量工具或编写脚本,持续监控关键数据资产的质量指标,设置阈值告警

数据剖析: 在项目初期或变更后,对数据进行剖析,了解数据分布、模式、异常值、空值率等,为测试设计提供依据。

异常值/边界值测试: 特别关注极大值、极小值、零值、负值、特殊字符等边界情况是否符合处理逻辑。

空值/默认值处理验证: 检查空值是否按预期被处理(拒绝、填充默认值、置为NULL),默认值是否合理。

六、数据转换与ETL/ELT测试

目标

专门针对数据管道(ETL/ELT)过程进行验证。

策略

单元测试转换逻辑: 对每个转换规则(如清洗规则、计算规则、合并规则)进行独立测试。

端到端流程测试: 执行完整的ETL流程,验证输入数据经过处理后得到预期的输出数据。

错误处理与日志测试: 验证脏数据、异常数据是否被正确捕获、拒绝、记录到错误表或日志中,并能提供足够信息用于排查。

增量加载测试: 验证仅处理增量(新增、修改、删除)数据的逻辑是否正确。

性能与可恢复性: 测试ETL作业的性能(吞吐量、执行时间)以及在失败后是否能正确恢复(重启、断点续传)。

七、测试数据管理

目标

为数据测试准备合适、充分、安全的测试数据。

策略

数据子集提取: 从生产环境抽取代表性数据子集(注意脱敏)。

数据合成/生成: 使用工具生成符合业务规则、覆盖各种场景(包括异常场景)的模拟数据。

数据脱敏/遮蔽: 对生产敏感数据(PII)进行安全处理(如替换、加密、扰动),确保测试环境安全合规。

数据版本控制: 管理不同测试阶段使用的测试数据集。

数据准备自动化: 自动化测试数据的创建、加载和清理过程。

八、数据安全与合规测试

目标

确保数据的访问、存储、传输符合安全和隐私法规(如GDPR, CCPA, HIPAA)。

策略

访问控制验证: 测试不同角色用户只能访问授权范围内的数据。

数据加密验证: 检查静态数据(存储)和传输中数据(网络)是否按需加密。

审计日志验证: 检查关键数据操作(增删改、敏感查询)是否有完整、准确的审计记录。

合规规则检查: 验证数据是否满足特定法规要求(如数据保留策略、用户删除权)。

数据测试策略可视化体现在手动探索性测试可以发现许多导致故障的测试用例在数据测试非常重要;功能自动测试为了获取与数据相关的测试用例的快速反馈,我们需要将其自动化并将其与CI集成;性能测试数据存储和处理系统是任何应用程序中的关键组件,因此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应用程序的性能;安全与数据隐私测试数据泄露给客户造成巨大损失,并对企业造化才能够沉重处罚。

一个全面的数据测试策略应该覆盖数据的生命周期(从产生、获取、存储、处理到消费)和核心质量维度(完整性、准确性、一致性、时效性、质量规则)。测试工程师需要结合业务知识、技术技能(特别是SQL)和自动化能力,采用分层的、风险驱动的方法,并利用合适的工具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从而支撑业务的正确决策和稳定运行。记住,数据是核心资产,测试是保障其价值的关键防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