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想写这个蛮久的,起因是微信公众号整顿期间发生的一件事。不过看似高大上的标题,其实只是自己的一点点小感悟,似有点标题党的味道。
我们每天会在手机或电脑等工具上被强行收到各种各样的讯息。对于这些讯息我基本直接忽略掉,不浪费自己的注意力,绝大部分时间专注在自己想学习领域的内容。我的脑袋已经习惯这样的一个筛选操作,所以对于其他讯息的好坏与否我不关注,自然也谈不上影响。
第一次觉得对于知识的恐慌是因为这么一件小事。我没有关注过迷蒙的公众号,但是她的名号如雷贯耳,我猜有使用朋友圈和关注公众号的人基本都知道这个名字。
在微信整顿之前,迷蒙就是公众号运营教科书式的人物。有那么多喜欢内容的死忠粉,又有那么多乐此不彼研究模式的运营者。
在迷蒙公众号被关之前,我只看到很多人要么崇拜,要么艳羡,基本没看到负面的消息。在被查期间,有一天我猛然发现有某个大平台热推的文章是一篇对迷蒙的抨击文。标题实在是有点毒,就蛮好奇点进去看下。讲真,不知道是对迷蒙有多大恨,用词挺毒的,好像有一句说迷蒙是“社会的毒瘤”。再看一下评价,拥护这篇内容的人好多。
迷蒙公众号恢复时,我从朋友圈看到她的回归文,文章扫了两眼直接跳到评论,一片膜拜和兮兮相惜之景。再后来,我也没有再看到关于迷蒙的负面了。
那一刻我看到的是某些内容知识分子的阳奉阴违。我很少看迷蒙的文章,对她的内容不做评价。可能一直有很多关于迷蒙的负面,只是我没看到。为什么是在迷蒙被停之后就有这么一篇热搜送到我眼前。这么说,不只是写文章的人,甚至是筛选文章的平台也是这样一个行为。不知道该说是落井下石还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有那么一刻我觉得自己是庆幸的。我没有被文章的夸张描写所感染,我能站在一个第三者的角度平静得看完他。看完也没有像他一样愤慨,因为我不了解迷蒙,我不能被别人左右对一个人的看法。我更多的感觉是哗众取宠,没有什么价值。
那时我会担心被这种价值观偏差的文章所影响的人。很多无用的信息很容易识别,但是还有很多看似美好实则价值观不正确的内容还是难以分辨。而这种耳濡目染长期浸染下,对一个人价值观的塑造影响真的太大了。
后面转念一想,我自己不也是这么过来的嘛,总要经历一些相对次的东西才会发现好东西的价值。没什么好担心的,该走的路一步都不能少。接受自己当下的层次,然后尽快建立自己的价值体系,接着一步步升级自己的认知水平。你会发现自己的筛选能力越来越好,逼格也越来越高。
我不是在说自己现在有多么了不起,能做到多好,如果是按金字塔结构来说,我依然还在最低层挣扎,但是我能真切感受到自己的变化。刚开始也是不懂得怎么筛选,什么东西都看。那会关注的公众号有好多,可以划4,5页,也会去借书看,没有什么要求,想看就看。这样过了一段时间,你就会发现有些书或者公众号不符合你的需求,会取关也会关注一些新的公众号。再过一段时间,你会发现你的内容有了一个固定的某些领域,然后公众号也是精挑细选的那么几个。也会慢慢从网页内容转到书本上来。从繁到简,由杂入精.这个过程的成长需要你自己慢慢摸索和体会。
这其实就是你慢慢建立自己价值观的一个过程。看起来也很适合周期理论,从开始的蓬勃爆发期,什么都接受,都后面的监管期,就是建立自己价值体系的过程,开始抛弃一部分内容。后来的平稳生长期,就是认知水平的提升期。衰落期估计就是你在准备越级的阶段。好吧,我承认自己目前刚刚进入监管期。道阻且长,该走的路一步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