囫囵吞枣|每天学习一个成语典故NO.87

【成语】:囫囵吞枣

【拼音】:hú lún tūn zǎo

【解释】:囫囵:整个儿。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出处】:宋·圆悟禅师《碧岩录》卷三:“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来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仑吞个枣。”

【近义词】:一知半解 生吞活剥 不求甚解

【反义词】:细嚼慢咽 穷原竟委 寻根究底 咬文嚼字

【例句】:好书就要细细品味,千万不要囫囵吞枣,那就相当于没读过一样。

【成语故事】:

  古时候,有一个郎中,非常了解水果,总喜欢给别人介绍各种水果的吃法。因为水果好吃,但是不正确的吃法对身体就不好的影响。

  有一次,他在介绍生梨和枣子的功用时,说道:“吃生梨对人的牙齿有好处,但是对人的脾脏有害处。吃枣子则恰好相反,对脾脏有好处,对人的牙齿却有害处。”旁边有一个人听了之后,马上自作聪明地说:“我倒是有一个好办法,既可以收到生梨和枣子的功效,又可以避免它们的害处。”

 那位医生很感兴趣,便问那人:“你有什么好办法呢?”那人得意地说:“我吃生梨的时候,只用牙齿咀嚼,而不咽到肚子里去,这不是可以让生梨有益于牙齿,而避免了它对脾脏的伤害吗?”旁人听了这话就问:“那么枣子怎么吃才好呢?”那人不以为然地说:“这还不简单吗?等我吃枣子的时候,我就不用牙齿咬,一口吞到肚子里就是了。这样就可以让枣子对脾脏起到好的作用,又不至于伤害牙齿。”

 医生听了反问道:“你吃生梨不咽,肠胃没有吸收,怎么能有益于牙齿呢?你吃枣子一个一个地囫囵吞下去而不咀嚼,肠胃能消化吗?又怎么能对人的脾脏有好处呢?”

 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囫囵吞枣”作为成语,通常用来比喻读书和学习不求消化、理解,就好像把枣子整个地吞下去一样,并没有真正成为自己的学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从“囫囵吞枣”看中医和西医 囫囵吞枣 囫囵吞枣,是一个大家都知道的成语。它的原意是说我们把枣子整个儿(一囫囵)给吞...
    Nathan_2阅读 1,762评论 6 4
  • <>安步当车 战国时期,齐国有位隐士名叫颜斶(chù)。齐宣王听说他很有名,就召见了他。 颜斶进宫后,齐宣王傲慢地...
    汉唐雄风阅读 2,223评论 1 5
  • 从前有个人看书的时候,总会把书中文章大声念出来,可是他从来不动脑筋想一想书中的道理,还自以为看了很多书,懂得许多道...
    c罗vs梅西阅读 491评论 0 3
  • 自古以来,红枣是很好的营养滋补品。中国大地普遍栽植,大江南北都有它们的身影。 这种五月开淡黄色小花的水果,不择土地...
    螺丹阅读 3,049评论 33 143
  • 今天我读了《囫囵吞枣》这个故事,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古时候,有一个年轻人出远门,快到中午的时候,他的肚子开...
    梁鸿昌524阅读 1,645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