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皇后效应——“你只有不断奔跑,才能停在原地”
这是王利民进化论讲义当中的提到的一句话。你只有不断奔跑才能停在原地,这句话乍一听给人带来的是无限的绝望。我无止境,不停的奔跑,耗尽我自己所有的体力,并且还要继续奔跑,而我最后却只能停在原地,但是这一绝望的现实,却是生物进化所一直渴望追求的,或者说这就是生物进化的或者说演化的现实。
生物生存于的非生物环境中的很多要素比如温度,湿度,大气成分,甚至包括其他的生物他们都无时无刻的不再发生个变化。虽然这些变化相对于一个个体的生命周期来讲是极其缓慢的,但是长久以来他所产生的变化却是翻天覆地的。就比如我们当今所存生存的环境和过去几百亿年前显然是有着相当巨大的差异的,那么我们可以假设如果有一个生物它在之前就已经停止了进化,那么在如今他还可以适应吗?显然是不行的,他一定会在环境的不断变迁中走向灭亡。这也就说明了,虽然对于某一单独的个体,甚至说是对于存在于某一特定时间的物种来讲,整个环境的变化都是极其缓慢的,但是放到更加长远的时间线中去看,一个生物如果想要持久的生存或者不断的繁衍下去,那么它必须要不断的求变,或者至少要拥有变化的可能性。
而这也就是红皇后的名言的前半句,对于生物而言,他必须要在这场生命与环境的博弈中不断求变才能得到短暂的胜利。
而这句名言的后半句其实也并不难理解,虽然他听起来让人相当的绝望。
我们可以用一个例子来解释,就比如在非洲草原上猎豹。捕食羚羊。已经存在了几百万年。而在这样的食物链之下,羚羊在猎豹的威胁下持续的发生微小的变化。其中产生了跑得更快持久性更强的,这样变异的羚羊,在猎豹的追逐,这样的淘汰赛中赢得了胜利。儿童诗为了。捕食到拥有更优良性状的羚羊,相应的这些猎豹必须进化出更加强大的运动能力以此来支持他们可以成功捕食羚羊并生存下去。即便已经经过了几百万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羚羊也始终没有变成捕猎的那一方,而猎豹也没有变成被捕猎的那一方。同时营养你猎豹的数量也因为双方的限制以及其他生物或非生物因素的限制与调节并没有急剧的增加或被减小。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在双方的关系还是数量上都达到了一种巧妙的平衡。
同理环境本身在不断的持续的缓慢的变化,而这样的变化最终也会筛出那些他们未产生的变异或者他们所产生的变异不适于当前环境的个体。他最终留下的胜者则是成功产生了与环境相适应的变异的个体。虽然经历了一番残酷的淘汰赛,但是对于那些最后获胜的胜者和环境而言关系数量等等,都没有发生很大的改变,也就是说这些个体和环境之间达成了如猎豹和羚羊一般抢到了平衡。而这样的平衡也就是前面名言中的后半句所提到的停留在原地。
对于一个个体而言,在多变且有各种因素限制的环境当中,一个个体无论怎样的变化,它始终都无法彻底超越当前的环境。因为一个个体永远是在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的共同作用之下去生存繁衍的。
那我们真的就永远都无法超越环境吗?并不是我们人类就是一个现成例子。我们人类通过我们自身进化出来的强大的理性,我们可以去改变甚至创造环境,而这样的理性毫无疑问就是超越环境的净化,超越环境的变异。
但是我们现在但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比如最近的暴雨以及一些极端天气,似乎也说明了我们虽然拥有强大理性强大的发明创造能力,但是我们仍然受限于环境,我们仍然最终要去达到某种平衡。但也许当我们的理性真正发达到某种程度,我们就可以完全颠覆甚至从零开始创造整个环境。比如我们现在爆火的经编辑技我认为这就是一个很好的预告。这表明了我们人类就可以通过自己的理性去改变指导一个生命生长发育的蓝图,同时还有人工体外培育,包括人工合成教育菌等等这一系列成熟或不成熟的技术,都说明了我们是有可能通过自己的理性,将无机世界与生命打通,从零去创造一个生命,去创造一个环境。至此,彻底超越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