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曾有一篇很火的文《中国阶层固化到什么程度?》,作者是国家博物馆的一位讲解员。文中有一个例子:
“有一次,北京东郊的某个中学来国家博物馆上课。因为他们学校离市区非常远,所以比预定时间晚到了一个小时,可是这个迟到的学校到了博物馆以后,老师上来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要提前一小时返校。这样一来,这个学校真正的学习参观时间也就不到20分钟,正常学校的参观时间应该是2个小时20分钟。
我很惊讶,就问带队老师:‘您为什么这么着急回去?’
这学校老师说了一个牛逼至极的理由。
他说:‘学校订了营养餐,送餐公司如果多等一些时间是要多收费的,我们必须得按时赶回去吃营养餐。’”
痛心,这位带队老师因贫穷,认为吃营养餐比上课更加有营养。这位带队老师及学生,真的到了饥饿的地步了?
有一书《未来简史》,书中指是人类几千年人类抗争的日程上一直有一项——饥荒。
如今日,情况如何?
“2014年,超过二十一亿人超重,相比之下,营养不良人口达8.5亿人。到2030年,人类的一半预计将超重。在2010年,饥荒和营养不良联合造成约100万人死亡,而肥胖导致300万人死亡。”
这说明威胁生命的贫穷不是世界主要问题。相反,人们更多注意力投向如何实现财富自由上。但遗憾无论如何努力,我们仍属于99%的行列,很困惑。
困惑归困惑,生活还得继续。既然赚不到更多,那只能能省则省了。
为了一点折扣花几个小时在网上比较店,选最划算的一家;
为了抢几块钱的红包,三五分钟刷微信;
双十一抢货,凌晨仍不辞辛苦守紧盯电脑屏幕,最后以抢到满满一车特优商品特感满足;
为了节约十元,没选择只需花十分钟到家打的方式,而是乘坐需耗时几倍的公交;
书买到,心理还是有点心痛,书的评论毫不犹豫写下“书有点小贵”;
……
你也许会反驳“我的收入是多少?”其实,这些行为无关收入多少,而是思维的习惯。正是思维的不同,才有1%与99%的队列。
曾在某社群里听一分享,他是某一大佬公司的销售营运总监,年纪还不到30。他说自己毕业那几年租房事。
他毕业那几年的收入除了必要的生活开支外,剩余钱全用于支付房租。因为他租的房子选择在离公司很近的地区(路程不到半小时)。
他想法是,这样下班后,吃饭、休息不到一小时后体力就恢复。晚上就能全身心投入充电模式。
而他的许多同事、同学租到北京5环之外。路上所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到家后再做饭、吃饭,一切妥当后,已是精疲力竭。几年下,他就脱颖而出,走到现在的位置。
人与人之间的分水岭就思维模式。悲哀的是,穷人思维模式是不知不觉存在于我们的身上,悄然无声的控制我们的行为。如上述那些习惯性行为,我们认为那是无奈的节约。而那些习惯性行为其实是我们随意开销自己的注意力。
现在工作、生活节奏都很快,想利用一整块时间来学习,很难做到。《得到》APP正是解决用户的痛点,将学习时可划分成一小块一块时间进行学习,如刷牙时间、通勤路上,而获成功。
商家利用我们的痛点而成功,而我们将省下的注意力消耗在捡芝麻,丢西瓜的习惯上。
我们总是困惑自己为何不优秀,为何总是那么经济拮据?那是原因我们一直习惯使用贫穷思维模式来指挥我们的行为。
长期处于这模式,会渐渐习惯于非常低的追求。人一旦心态变得非常低,就很难提升自己,难让自己走到越来越高的层次上。虽然我们心中有远大梦想。
相反,那些优秀、卓越的人,他们的思维模式让他们从不做捡芝麻丢西瓜之事,他们专注做事,高效做事。他们知道是什么是重要,什么是最重要的。
你也许又会说那是自己生活方式。是,每个人自己的生活方式。《精英日课》的万维钢说过人生存主要有三个维度:食物链(钱、权力)、智识链和幸福链。
享受小确幸就是选择“幸福链”维度。我既不追求富贵又不追求见识,我就想看看电视剧打打游戏,了解一下明星八卦过好自己的小确幸,你再厉害又能奈我何?
没错,这是个人生活方式选择的权力。
但如果想要追求站在食物链、智识链的前端,特别是想占据智识链上的前端(智识链是更高的维度,知识不可能遗传而得,知识是可以改变人生),不去掉贫穷的思维方式,是不可能实现的。
因为我们会不知不觉的,时时的,与机会对抗。犹如那位带队老师在“按时吃营养餐”和“到国家博物馆上专题课”之间,选择了前者。我们那些行为同理。
所以别随意笑话他人,而是要反思自己不成功,是不是也是习惯性贫穷思维所致。否则,我们会永处于知道怎么做,但就是无法做到知道那样做。
杀死我们的不是经济的贫穷,而是习惯性贫的穷思维模式。杀死我们的是我们自己。
�������U@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