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里老师推荐《女心理师》这部剧,假期里我开始刷。有一个暴饮暴食后抠吐的女孩接受心理咨询,在她回忆小时候发生的事时,有一幕触动了我的心。
女孩被妈妈从小逼着练习钢琴,据她妈妈描述,女孩每天要练10个小时,她的妈妈则在旁边看着。有一次在女孩练琴的时候妈妈端着一碗饭过来,放到钢琴上后妈妈说:“你把三拉再弹一遍就吃饭。”女孩不吭声,弹了起来。可是,可能是因为女孩饿了,急于想吃饭,估计弹的时候分心,弹得并不好,被妈妈一遍遍命令“重来”,最后是喊停,妈妈一顿训斥,女孩崩溃得大哭。女孩一哭,妈妈可能意识到自己太过份了。妈妈软了下来,跟女孩说说好话,抱了抱女孩。这个时候能看出来女孩很感动,她有什么想对妈妈表达。但是妈妈没有察觉,没有给她机会,安抚了女孩的情绪后说:“先吃饭,吃完饭再弹一遍三拉。”女孩的表情瞬间变了,我猜想,如果可以,她宁愿不吃这碗饭。
妈妈这时候很温柔,喂女孩吃饭。女孩吃了一口又掩脸哭起来,嘴里说“对不起”。妈妈抱着女孩哭了起来,边哭边帮女孩理头发边说妈妈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好,为了你将来有个好前途这类的话。我感觉女孩对这些话有些木然,也许是她听得太多了,已经没有感觉了,但同时她是爱妈妈的,看到妈妈哭了她又于心不忍。这时候的女孩内心被拉扯着,是多么痛苦。
从这个妈妈的行为中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我对我的姑娘跟这个妈妈是多么像啊!打着希望孩子有个好前途的旗号,平时对孩子的要求严厉得有些严苛。虽然我有时候会跟女儿搞搞关系,但我的目的是为了促使女儿好好完成作业。一旦女儿的作业完成,我也没了和女儿搞关系的心思。我跟女儿在一起,总是先关心女儿的作业,而且是主要关心女儿这个任务那个任务完成没有,并没有关心女儿的心情如何,开心不开心,有什么想法。如果我不警醒,不改变这样的做法,将来后悔的是我。
电视中的女孩表面很乖顺,实则内心桀骜不驯、离经叛道,只是她的妈妈没有察觉而已。她在钢琴方面造诣很深,但是她活得不快乐,不真实,甚至有心理疾病。如果我的孩子将来出类拔萃,但是她活得不快乐,不真实,那我现在的苦苦相逼又有何意义呢?我的初心是想让我的孩子幸福快乐,现在的一切努力也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感谢这部剧让我警醒,不忘初心,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