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每年约150万患者等候器官移植,而器官供体供需比却仅有1:30。这是一个粗略的数字,不过供体紧缺,部分患者的器官移植求生之路走的艰难确是事实。2月7日,瑞士苏黎世大学、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和苏黎世大学医院联合研究小组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子刊中发表论文公开,他们研发出一种新型灌注机,可将肝脏在体外的保存时间延长至7天,并且能够修复受损肝脏,使其实现“再生”,达到符合人体移植的标准。
新型灌注机模型
要知道,以现有的技术,器官甚至难以在体外保存超过12小时至一天以上。然而在这项研究的人体实验中,通过将10个因不符合移植条件而被遗弃的受损肝脏置于灌注机后一周,有6个肝脏不仅正常存活,甚至肝脏功能都恢复至正常,且经检测细胞活力旺盛,与健康肝脏无二。
肝脏1-6在一周后细胞依旧存活且功能正常
毫无疑问,这将成为等待器官移植患者们的福音。由于供体稀缺,从患者确定可以接受移植开始,通常要“超长待机”1.5年至3年才能如愿获得供体,而这个不确定的等待“续命”过程往往十分难捱。对于任何一位亟需器官移植的患者来说,多一个供体源、供体多“存活”一天,就意味着多一份活下去的希望。
生命诚可贵,这是每个人融入骨血的求生本能。随着生物科技的迅速发展,3D打印、纳米机器人、脑机等多领域科技正在为人类健康长寿解锁更多可能。而在为了追求长命而不惜豪掷千金的富豪圈则更是花样层出不穷,干细胞注射、换血疗法、口服特定物质补充剂等都曾成为富豪们寄以“活下去”而尝试的种种手段。
去年8月,年近90的“股神”巴菲特低调涉足长寿科技领域,以释放资本动作的方式回应对人类“健康长寿”的关注。据悉,旗下全美供应链服务商巨头MacLane公司与美国生物科研及应用转化企业Herbalmax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后者的核心科研成果即是如今广受高端消费人群追捧的哈佛“长寿药”瑞维拓,其关键成份正是目前唯一有经严谨科学验证可逆转衰老、延长寿命的“长寿物质”β-烟酰胺单核苷酸。该物质在2013年底被哈佛大学医学院研究小组的科学家们证实可有效对人体DNA进行修复及促进细胞能量代谢,并于2015年证实其可使与人类相近的哺乳动物寿命延长30%以上。这让瑞维拓自2018年被引入国内以来,短短一年时间就迅速引发关注,甚至在富豪和精英圈的疯狂抢购下频频断货,一度致使全国范围内的供不应求。
站在财富金字塔顶端的富豪们对于长寿的触觉总是异常敏锐,且行动力超乎寻常,不论是为了借此扩充自己的财富帝国,又或是为了自己“活命”。就在“股神”关注“长寿药”的十年前,苹果创始人乔布斯被查出肝硬化晚期,急需肝脏移植。不过由于他当时在接受治疗的加州供体紧缺,排到乔布斯至少需要10个月,然而当时的乔布斯已命悬一线,根本捱不过10个月的等候期。为了能尽快找到供体,挽救生命,乔布斯的医生和家人动用一切资源和金钱寻找供体源,最终通过跨州登记,在田纳西州找到合适供体,且仅6个星期就能进行手术。当时为了获得田纳西州的排队权,乔布斯还立刻在当地购置了一套房产。最终,乔布斯从死神判下的生死状前又抢回两年半的宝贵生命,也为创造苹果商业神话赢得了关键的两年。
乔布斯肝脏移植完成的整个过程对于常人来说,是难以操作和实现的。这要的不仅仅是金钱,还得有资源。对此,乔布斯也曾在事情被曝光后饱受争议,被质疑用特权插队。事实上,这不过是乔布斯“晚年”对抗疾病的冰山一角,自2003年被诊断出患有罕见胰腺癌至2011年遗憾离世,8年间乔布斯每年都不得不花费上百万美元以加入和疾病对抗的生命争夺战。
能用金钱置换资源,对于富人来说就已经能称之为“特权”了。生命面前,资源亦是“决胜点”。赌王何鸿燊在十年前患脑中风后,为了最大程度地激活脑细胞,减少后遗症,和死神三番五次擦肩而过的赌王每天靠注射大量脑神经营养素“续命”,据称这种营养素注射要86万一针,几年下来花费2亿,这才在与死神的对峙中扳回一成,争取来十余年的寿命;最近“骑电动车”现身佛堂,91岁仍大刀阔斧进出资本界的李嘉诚则是一早就将“抗衰老”纳入了他的康养帝国,自己更是“亲力亲为”在通过私人渠道服用了β-烟酰胺单核苷酸前体(即瑞维拓的前代产品)后,体验颇佳,直言“仿佛回到了20岁”,并随后于2017年4月以2500万美元注资该美国公司。
如此看,李嘉诚和巴菲特也算是“英雄所见略同”。不过在李嘉诚投资的彼时,因瑞维拓尚未上市,有关β-烟酰胺单核苷酸的市场化仍在技术壁垒的压制下举步维艰。2018年,美国Herbalmax公司联合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等顶尖学府相关领域科学家通过酶催化合成技术将β-烟酰胺单核苷酸的服用成本从2-13万每月的价格陡降至如今的不及2000元(资料取自京东、天猫等国内跨境电商平台数据),一举攻破一直以来居高不下的成本囹圄,以瑞维拓的成品形式成为大部分高净值人士可消费的对象。
事实上,就在巴菲特进军长寿科技前没多久,美国华盛顿大学公开其通过一种“返老还童酶”让小鼠体内β-烟酰胺单核苷酸表达增加,使得暮年小鼠的剩余寿命延长了整整2.3倍;不仅如此,其和日本庆应大学联合推进的长期口服β-烟酰胺单核苷酸人体临床试验也已推进至II期,并公开目前试验结果呈积极,确认了口服与瑞维拓剂量相近的β-烟酰胺单核苷酸的安全性。
2014年,澳大利亚圣文森特医院的医生通过一种“心脏盒子”让已经停止跳动20分钟之久的“死亡心脏”血液重新流通,复苏并完成移植。在当时成功帮助两位患者移植心脏,且在后续的跟进中测得相关指标恢复良好。科技已经成为人类与死神博弈的巨型筹码,无论是心脏移植,又或是肝脏移植、其他器官的移植,像乔布斯一样要动用一切资源去寻求供体的时代也将慢慢过去,有朝一日,或许整个“等待捐赠者”的续命赌博都将成为过去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