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基守静•坐忘乾坤

【原创作品,仅供参考】

《筑基守静·坐忘乾坤》修炼法诀详解 

(依据《古今冥想·引仙术实修法》第一章精要)

一、核心法诀

1. 形基筑造(身法) 

- 盘坐式:双足交叉盘坐(散盘/单盘/双盘皆可),脊柱如玉石柱向上挺拔,头顶虚悬似接天穹。 

- 肩膝定位:两肩松沉如悬古钟,双膝稳贴地面若铜鼎镇地。 

- 四象和合:

  - 含眼光:双目微闭留一线光,如敛收月华 

  - 凝耳韵:听觉内转向颅骨传导,似纳海潮之声 

  - 缄舌气:舌尖轻抵上颚(抵"天池穴"),闭口锁住金津 

  - 听心息:意念专注呼吸气流,如闻天籁微音 

要诀:尾闾骨(尾椎)如玄龟伏地,提供下盘支撑力;脊椎关节需节节松开,歪斜则炁滞生痛。

2. 息基调和(呼吸法)

- 初始呼吸: 

  - 鼻吸绵长匀细(如春蚕吐丝),口呼气缓深(似秋潭蓄水) 

  - 吸时存想百会穴垂落甘露,洗刷脊髓 

  - 呼时暗观涌泉穴涌出金莲,根系深入地脉 

- 进阶胎息: 

  - 待呼吸微不可闻时,转观肚脐自发起伏(凡息停,真息动) 

  - 体会毛孔开阖如春笋破土,与天地气息交融 

3. 心基澄明(心法)

- 止念:杂念起时,观其如秋叶飘落不追不拒;眉心发紧即以"慧剑诀"(舌书"断"字)斩之。 

- 守虚: 

  - 前念已断、后念未生之际,专注"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空寂灵明之态) 

  - 身心渐如雪覆苍山,唯余一点觉照如灯不灭 

核心心印: 
"形不动则炁自朝,心不摇则神自超。松紧平衡处,坐忘即登桥。"

二、修炼神通验相 

(依据"守静十验"提炼) 

1. 神凝:闭目见金光如朝霞漫空 

2. 炁和:静极时突闻清越天乐(非耳识所闻) 

3. 形化:觉身躯膨胀充塞宇宙,或透明如水晶 

4. 炁纯:口津自然甘美若蜜,呼吸停顿而泰然(胎息证) 

5. 精足:白发根部转黑,寒暑不侵 

6. 预兆:预知他人将至,噩梦自消 

警示: 
见光景不喜,闻声响不惊,觉异象不求——着相则生魔障!

三、饮食禁忌 

1. 时间: 

  - 饭后1.5时辰(3小时)内禁修(炁滞脾胃) 

  - 寅时(3-5点)修持最利采清阳之气 

2. 禁食: 

  - 葱蒜韭薤等五辛(扰动神室) 

  - 禽兽血肉(浊气缠脉) 

3. 宜食: 

  - 晨饮淡盐水润肠(卯时「5—7点」) 

  - 酉时(17—19点)食粥养胃阴(小米为佳) 

  - 修后饮枣仁桂圆汤安神 

四、致命警示

1. 着相三劫 

- 喜光:见仙佛祥瑞即贪恋,易招阴魔附形 

- 惊变:闻霹雳声或见异相则心慌,致炁岔冲脑 

- 强求:刻意追求神通,反毁丹田炉鼎 

2. 破劫心法

突见幻境当即默诵: 

"明明我心神自光,何须他佛来西方? 
若还着相求功德,犹堕轮回梦一场!" 

随即转守肚脐内一寸虚空,万境自消。 

3. 环境禁忌

- 忌风口坐修(邪风侵脉) 

- 忌雷雨夜修炼(天雷惊神) 

- 忌坐金属/石台(金煞石寒损炁根) 

五、日用功诀

- 行住坐卧四字诀: 

  - 行时:"脊柱通天,足心吻地" 

  - 立时:"膝松如簧,尾闾垂铅" 

  - 坐时:"四象和合,舌锁金关" 

  - 卧时:"掌心覆脐,神注太虚" 

- 破执真言: 

  "樵夫歇担即入定,农妇浣纱见本元——莫道坐忘须静室,红尘浪里好筑基!"

终极心要: 
此功非枯坐压念,而在"借假修真"。 
当真息绵绵、身心两忘时,忽觉: 
- 窗前老梅着花处,尽是先天一气显 
- 檐角铁马叮咚声,无非阴阳造化弦 
到此方知:运水搬柴是道,吃饭睡觉即修。

《筑基守静·坐忘乾坤》修炼法诀详解的直译白话文:

(根据《古今冥想·引仙术实修法》第一章核心内容)

一、核心方法

1. 身体基础塑造(姿势方法)

盘坐姿势: 双腿交叉盘坐(散盘、单盘、双盘都可以),脊椎像玉柱一样向上挺拔,头顶感觉像虚悬着连接天空。

肩膀和膝盖的位置: 肩膀放松下沉,像挂着古钟;双膝稳稳贴住地面,像铜鼎镇在地上。

四方面协调统一:

    -  收敛目光: 眼睛微闭,留一丝缝隙,像收敛月亮的光华。

    -  凝听内韵: 听觉向内转向头骨传导,像容纳海潮的声音。

    -  闭口锁气: 舌尖轻轻抵住上颚(抵住“天池穴”),闭着嘴锁住口中的津液。

    -  倾听呼吸: 意念专注在呼吸的气流上,像聆听微妙的自然之声。

关键要领: 尾椎骨像玄龟伏在地上,提供下半身的支撑力;脊椎的关节要一节节松开,如果姿势歪斜,会导致能量(炁)阻滞产生疼痛。

2. 呼吸基础调和(呼吸方法)

初始呼吸:

    -  用鼻子吸气,要细长均匀(像春蚕吐丝),用嘴呼气要缓慢深长(像秋天的深潭蓄水)。

    -  吸气时想象头顶百会穴有甘露滴落,清洗冲刷脊髓。

    -  呼气时默默观想脚底涌泉穴涌出金色莲花,根系深深扎入地脉。

进阶胎息(更深的呼吸状态):

    -  等到呼吸微弱到几乎听不见时,转而观察肚脐自然地起伏(这时普通的呼吸停止,内在的真息开始启动)。

    -  体会全身毛孔像春笋破土一样开合,与天地的气息相互交融。

3. 心境基础澄澈(心念方法)

停止杂念: 杂念升起时,观察它们像秋天的落叶飘落,不追逐也不抗拒;如果眉心发紧,就用“慧剑诀”(用舌头在口中写个“断”字)斩断它。

守住虚空:

    -  在前一个念头已断、后一个念头未生的间隙,专注体会“生命诞生前的纯净意识状态”(空寂、灵明的状态)。

    -  身心逐渐感觉像被雪覆盖的苍山,只剩下一点清醒的觉知像灯一样不熄灭。

核心心法口诀:
    “身体不动,元气(炁)自然汇聚;内心不摇动,精神自然升华。在松紧平衡的那个点上,进入‘坐忘’状态就如同登上了桥梁(通向更高境界)。”

二、修炼成效与验证现象

(根据“守静十种验证”提炼)

1.  精神凝聚: 闭眼能看到金光,像朝霞布满天空。

2.  气息和谐: 安静到极点时,突然听到清脆悠扬的天乐(不是耳朵听到的)。

3.  形体转化感: 感觉身体膨胀充满宇宙,或者变得像水晶一样透明。

4.  气息纯净: 口中津液自然变得像蜂蜜一样甘甜,呼吸停止也依然安泰(胎息状态的验证)。

5.  精力充沛: 白发根部变黑,不怕寒冷和炎热。

6.  预知征兆: 能预感到他人要来,噩梦自然消失。

重要警示:
看到奇异景象不欣喜,听到异常声音不惊慌,感觉到特异现象不追求——如果执着于这些现象,就会产生魔障!

三、饮食禁忌

1.  时间要求:

    -  饭后三小时内禁止修炼(会导致能量滞留在脾胃)。

    -  凌晨三点到五点(寅时)修炼最有利于吸收清晨的阳气。

2.  禁止食用:

    -  葱、蒜、韭菜、薤等刺激性食物(会扰乱心神)。

    -  禽类和兽类的肉(浊气会缠绕经脉)。

3.  适宜食用:

    -  早晨(五点至七点,卯时)喝淡盐水润肠。

    -  傍晚(五点到七点,酉时)喝粥滋养胃阴(小米粥最好)。

    -  修炼后喝酸枣仁桂圆汤安定心神。

四、致命警示

1.  执着现象的三重劫难:

    -  贪恋祥瑞: 看到仙佛祥瑞景象就贪恋欢喜,容易招致邪魔附体。

    -  惊恐慌乱: 听到霹雳声或看到恐怖异相就心慌,导致气息岔乱冲上大脑。

    -  强求神通: 刻意追求特异功能,反而会毁坏丹田(身体的能量中心)。

2.  破除劫难的心法:

    突然见到幻境时,立刻在心中默念:

    “我本心光明自有神光,何须他方佛菩萨前来?
    如果还执着现象追求功德,依然堕入轮回梦一场!”
    念完后立刻将意念守住肚脐内一寸的虚空处,所有幻境自然消失。

3.  环境禁忌:

    -  禁止在风口处修炼(邪风会侵入经脉)。

    -  禁止在雷雨夜修炼(天雷会惊扰心神)。

    -  禁止坐在金属或石台上(金属的煞气和石材的寒气会损伤元气根基)。

五、日常用功法诀

行走、站立、静坐、躺卧四字诀:

    -  行走时: “脊柱向上伸展连接天空,脚心向下贴合亲吻大地”。

    -  站立时: “膝盖放松像弹簧,尾椎骨像铅锤一样垂直向下”。

    -  静坐时: “四方面协调统一(眼耳舌息),舌尖抵住上颚锁住金津”。

    -  躺卧时: “手掌心覆盖肚脐,精神意念专注在宇宙虚空”。

破除执着的真言:

    “砍柴人放下担子就能入定,洗衣妇在水中也能见到本性——别说‘坐忘’需要静室,红尘俗世里正是打好基础的好地方!”

终极要领:
这个功夫不是干坐着制念头,而在于“借助身体和现象修炼真实本性”。
当真息(内在的生命能量)绵绵不绝、身心都忘却时,会忽然体会到:
-  窗前老梅开花的地方,全是先天元气(最本源的能量)的显现;
-  屋檐下风铃的叮咚声,无非是阴阳造化的琴弦。
到了这个境界才明白:挑水吹柴是修道,吃饭睡觉也是修炼。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原创作品,仅供参考】 《引仙术·筑基守静 坐忘乾坤诀》 总谒 「形如枯木心若冰, 炁似游丝神似灯。 待到形神俱寂...
    程红兵阅读 27评论 0 0
  • 百日筑基 在道家丹功的修炼中,入门后的第一个阶段便是筑基阶段。亦称:“百日筑基”。 所谓筑基,顾名思义就是打地基的...
    睿仙子知觉养生慢生活阅读 7,920评论 1 3
  • 丹道功夫流传最广的就是经典丹道,经典丹道属于丹道中的中下乘之法,下乘不代表修出的功夫是下乘,是指功法层次,下乘丹道...
    钟承达阅读 934评论 0 1
  • 中华道家修炼筑基法,先从静功开始。其实修炼过程的每一步功夫,都离不开静功的作用。无论是起初入手、最末了手,还是中间...
    boks阅读 17,207评论 2 19
  • 修炼静功基础(1) 道家养生修炼,首先要筑基,如同盖楼房,必先奠基,基础稳定,结构扎实,然后才能一层层向上盖。《天...
    海棠的院子阅读 2,735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