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林清玄的《松子茶》,他引用了佛眼和尚的两句禅宗:水自竹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让我读后犹味深长。
水本无色无味,但从竹边流淌出来,就让人感觉特别清冷;风本无色无味,但从花里经过,风就有了花香,沁人心脾。
也就是说,你无形无色,但跟自然万物结合,你就有了香味和色彩。
比如水,无色无形,但放在水杯里,它就成为了水杯的形状,放入桶里,它就成了桶的形状;水里加入红色,它就变成了红色,加入绿色,就变成了绿色。
比如风,无色无声无形,但风吹过松林,你会听到松涛作响;风吹过树叶,它会莎莎作响;
风有狂风,龙卷风,微风,根据风力不同,风吹过的地方也有它的痕迹。微风扑面而来,让你感觉有一双温柔的手轻轻拂过你的脸庞,狂风席卷大地,大地上的万物就会一片狼藉,好比被巨大的外力推到摔碎撕裂,像一个丧心病狂的人,肆无忌惮的摧毁周边美好的事物。
水和风的样子,总是在万物的陪衬下,你才能感知到它的存在,没有万物的陪衬,它的存在是隐去的,万物也因它的存在,才有律动,才有色彩,这个世界,好像都是互相配合相生,相辅相成。
所以,我们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我们感知万物的心情和感觉就会不同。
当杜甫心情不好的时候,万物是悲伤的,比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当他心情好的时候,他写得是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万物不再是客观的万物,而是诗人心里的万物,这叫相由心生,境随心转。
林清玄也说:“灵魂是一面随风招展的旗子,人永远不要忽视身边的事物,因为它也许正可以飘动你心中的那面旗,即使是小如松子。”
就如我看到小小的蚂蚁,为了生存,从很远的地方,用嘴拖着比它大好几倍的食物,举步维艰的将其拉到自己的洞穴,要是换成人,早已汗流浃背,气喘吁吁,所以,世间万物,活着都不容易,为了生存,谁都负重前行。
当我看到它,我就看到人间负重前行的常态。活着都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