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写的文章并不多,最近我思考了一下,如何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分享给大家。文章我分为两类,一类是观点文,一类是散文小说。
观点类的文章,主要对应的是公众号。想提升这类文章的水平,可以从两个方向改进,一是文章模板,二是加深我们的见解。
大号的文章基本上都有自己的文字风格和文章结构。这个结构框架就是模板,是经过了市场的考验,符合现代人的阅读风格。像有的公共号文章可能会写四段,每一段结尾,有一个金句和小结,一篇文章围绕一个主题展开,逻辑上层层递进。
带着模板去写文,这很像我们古代的诗或骈文,那时有韵脚限制,同是戴着镣铐跳舞。如何掌握模板呢?我觉得,最好的方法就是去拆解文章。
喜欢哪个公众号的风格就去拆解它的经典文章。这么做耗时大,所以好钢必须用在刀刃上,选折经典文章。为了加深理解作者的行文逻辑,我们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复述一遍,讲给别人听。拆解文章时,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去分析,文章标题,行文逻辑,立意,结构,金句还有悬念设置。
观点类文章,最重要的不是文章模版和文采,而是我们的见解。模版只是载体,文采是锦上添的花,我们所表达的观点才核心。那我们怎样去加深自己的见解呢?我分了以下三个方面。
一、拓宽视野,加深认识。
1、要读书,多读书。接触的新观点,丰富知识的持续输入,可以加深我们的认识;接触不同的观点,用多种角度观察问题,才能形成辩证性思维,否则很容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2、与人聊天。碰到一个优秀的人,他的某些见解能够直接改变我们的价值观,甚至比几本经典的书籍对人的改变还大。
3、进行跨领域的学习。横向和纵向地拓宽视野,深化认知。如此一来,我们的观点,才会更有价值。
二、多思考。
读到的书,无论是哪个权威作者写的,都不要直接去认同这个观点,最好是可以辩证地去看一下,让自己脑子活起来。很多人遇事没有主见,是因为平日习惯性听从别人的观点,不去独立思考,长期下来,大脑就习惯性懈怠了。我们看书或遇到某件事时,先想一下自己的看法是什么。观影或读书,最好都要输出自己的观点。
三、慎重地对待碎片化知识。
这些知识不是没有价值,而是太零散。读公众号的文章,我们常会看到好的观点和金句,但最后记得的很少。我认为这是由于碎片化知识不便于吸收,对于这些知识是要记录下来,固化在本子上和头脑里的。
以上就是所我总结的观点类文章的写法,我认为杂文应该属于这一范畴。
除了观点类文章,我感兴趣的是纯文学的小说和散文,关于这部分,公众号“爱书吧”的作者何耀和故事文作者燕冬生,都有非常精彩的分享,他们给了我很多指导和启发,将来有机会我把他们的分享转载过来。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第一、要有真情实感。
写散文,我们需要充沛的情感。小说也是。文章不是沙地上盖楼,人物也不是完全凭空捏造,需要依托我们的生活经验。
像托马斯·哈代写的《苔丝》,苔丝生活的地方就是哈代的家乡,苔丝是这个人物形象,也有他祖母真实的经历在里面。书里面有几个和苔丝一起工作的挤奶工(女性),哈代把她们描写得非常生动。哈代说他年轻的时候,常有姑娘们来请他帮忙写情书,挤奶工就是按她们的形象刻画的。
又如,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这本书是魔幻现实主义,有很多想象的成分,我们沉溺于这个奇幻的世界,但看马尔克斯的另一本书《活着为了讲述》时,我们可以发现他的描写并非天马行空,是有迹可循的。
很多事件和人物的原型,来源于作者的真实经历和他听到的传说......
文章有我们的生活经验,可生活经验不足以打动人。真正打动人的是什么?是依托在生活经验之上,饱含着真情实感的人和事。换句话说,就是这个人和事是值得写的。
亦舒说,“小说读者不过是为了逃避生活中的日常折磨,才一头栽进创造的情节里,最怕主角同我们一样窝囊,兜兜转转,一筹莫展。写实?照镜子好了。”
她这话说的有些武断,如果真有这么一件事,足够有戏剧系,够动人,自然可以写实,我很喜欢三毛写实的文章;如果所写事件,戏剧性不够,就需要我们添加想象,赋予真实的情感和真实的生活感悟,文章只有先打动了我们自己,才可能打动别人。
第二,要丰富自己的知识面。
人类学、心理学、政治、经济、文化、历史、语言等,最好都懂点。
想要把一本小说构建出来,背景我们也许不全部写出来,但是心里要有。在正式动笔之前,我们要在脑海要把人物生活的年代,当地的风俗习惯、政治环境、文化习俗,都勾画出来,这样小说的背景就确定了下来,这将决定小说里人物的命运走向。
甚至是当地的方言也要对应得上,就像我们不能让一个土生土长的四川人操着一口正宗的京腔,一开口,整体人物的感觉就不对。
傅雷在批评张爱玲的《连环套》时说,“张女士不该把纯粹《金瓶梅》《红楼梦》的用语,硬嵌入西洋人和广东人嘴里。这种错乱得可笑的化妆,真乃不可思议。”
当小说的整体背景确定之后,我们就要揣摩人。
刘慈欣在《三体》里曾经简单的介绍过如何写小说的人物。在脑海里想象一下,他是生活在什么样的家庭?父母什么职业?什么爱好?怎样抚养他的?他是怎么样长大的?上了什么学校,爱吃什么,有几个朋友,性格有过哪些转变,是否养宠物,这些我们不用写出来,在脑子里要想一遍,想的越具体,那么这个人物就越鲜明。
当人物生活的环境定了,性格确定了。那么根据这个特定的环境下,会发生什么样的事,以他的性格,会怎么做怎样的反应,就有了一个大致真实地走向,那这个人物就活过来,就立起来了。
我们可以引导这个人物,选择让他遇见的人和事。这时,我们已经控制不了故事的走向了,只能引导着,和人物共同走下去,然后写出来。
科幻类鲜活的人物也是这样。我们构建出的一个完善的、真实可信的这个世界,人物才会鲜活,会让人觉得可信。以《星际穿越》和《阿凡达》为例,《星际穿越》作者是物理学家基普·索恩,文章背景都是基于已知的物理学知识进行的复原和推测,动人的不仅是瑰丽的想象和绚烂的宇宙,还有神奇的科学。
《阿凡达》导演詹姆斯·卡梅隆,花了几年时间,去构画了潘多拉星,包括当地土著人的语言、空气、交通工具、植物、动物等。所以即使纳美人是虚构的,却让我们感觉到很真实。
小说里人物的真实性,都离不开一个合乎逻辑的背景,这些需要我们拓宽知识面。
第三、用词准精准,表达有趣。
有的文章语言晦涩,读起来像吃苦涩的大柿子,不论柿子甜否,口感上先降了一分。 过多的生僻字,会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所以我们写作时,语言要通俗易懂。再进一步,要用词精准。
有一部戏叫《四进士》,剧中塑造了一个讼师,宋士杰。他年纪虽大,却有一副热心肠,见了有人蒙冤,便决定帮人打这场官司。
他本想自己去拦轿喊冤,但想到告示上写着,拦轿喊冤者要打四十大板,自认筋骨承受不住。他看到身边小伙子杨春长得“精壮得很”,决定把这四十大板“照顾”杨春了。杨春明明会替他挨打,他没说让杨春替我挨了吧,他用的是“照顾”。我觉得这个词就用得非常好,既写出了宋士杰老奸巨猾,又让读者感到他有几分可爱。
诗词都是非常好的表达,几个字把情感淋漓尽致地写了出来。
如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十四个字,读完之后有一种怅然若失的落寞,又有一丝悲凉。
以上是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人物心情,这是锦上添花。我们如何把锦缎织得好呢?这就是沈从文先生讲的,一定要贴着人物性格去写。
上文其实我已经介绍了如何贴着人物性格写,我想补充一点——要自然,不要用力过猛。
资中筠(《廊桥遗梦》译者)回忆她丈夫乐民先生曾画过一幅松树,画完后,乐民先生很不满意,题字曰:“此树以画松树之笔画松树,故败。”我不懂画画,但我觉得他的意思可能是自己太过刻意为之,反而丢掉了松树本身的自然和意趣。
在《我是演员》里,有个演员卖力表演结束,宋丹丹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伤心就一定要哭吗,快乐就一定要笑吗?”,这是要根据主人公的性格和当时的情境而定的。主人公的妈妈死了三天,三个月和三年,主人公想到母亲时,表现出的状态是不一样的。
人物的行为和语言一定要要有意识地去观察,尽量拿捏得准确。以上问题,我们今后写作的时候,可以注意一下。一篇小说,人物自然可信,语言贴切得体,这篇文章,一定会有可看性吧。
之所以写这些,一是我比较喜欢读小说,也看了几本书,这里面有我的喜恶。其二是前段时间听燕大哥分享写小说,我跃跃欲试,写了一半,写得不好,但也有点心得。文中的标准,很多我都做不到,权当是方向吧。我读书有限,文章没写两篇,见解有很多浅薄片面之处,甚至可能会有不对之处,请大家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