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一周开始,每天早晨的起床,我放手给孩子自己管理,我只负责对她进行一次的叫醒的任务,其他均由她自己计划和完成。
上周日晚临睡前,我告诉孩子这个决定,她欣然答应。我引导她对明天早晨起床后要做的事情先列一下计划,并做好一些物品准备,并在脑中把事情的顺序构想一遍。我看到宝贝列了几项内容:1、读英语语文10分钟。2、叠被子3分钟。3、画画5分钟。4、洗漱3分钟。5、换衣服去上学。我引导她,早晨读书是最好的选择,专家建议时每科30分钟,我觉着咱们可以先每科10分钟。她自己也认同了,就说了句,那就把画画去掉吧。
周一一早,我按约定叫醒她后,并提醒宝贝,我只叫你这一次哦。看到她一百个不乐意的表情,随后,我开始做自己事情。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我路过她的卧室门口时,总会用余光瞄一下她,发现她在缓慢的行动。我在心中不住地自念到,不要去干涉孩子,不要去提醒孩子。在我的若干次偷偷观察下,发现她在履行自己的计划,只是速度比较缓慢。到了上学的时间点了,她基本完成了自己计划的每项任务,听见她读了10分钟的英语,还再抄写第一单元的单词,虽然没抄完,但是这已是极好的开始。
周二一早,我如法炮制,叫醒她后,自忙自的。我转念一想,孩子的好习惯养仅靠自我驱动,前几天是好坚持的,但长时间的坚持是需要极大的自我控制、自我突破力的,若想唤起这份自我突破,光靠内动力是需要极大自制力,我何不在外部也给她带去环境的影响呢。由此,我决定在外部给你起到示范、带动作用。我拿起文言文书,给自己定了10分钟时间,站在阳台上开始大声的朗读。10分钟到了,我收起书本,赶紧去吃饭。路过房门时,我用余光看到她也开始读书了。
昨晚孩子睡觉时已经11点20分,我知道她今天早晨一定很难起床。早上6点50分,我准时走进宝贝的房间,打开吊灯、拉开窗帘,叫醒孩子,把少年得到地球电讯节目放开,就自忙自的,7点钟我开始在阳台上大声读书,7点10分开始吃饭,我看到她还没有起,内心很是焦急。心想是不是该去提醒她一下,内心又一个声音响起,再等等别着急,可这个想法还没想完,若干个想法又涌上心头,终于我按耐住了所有快要迸发成为行动的想法。我给自己播放英语音频,一边吃饭一边听,吃完后,我开始大声跟着英语音频朗读,大概有2分钟后,我听到孩子去洗漱,叠被子、梳头发的行动,总算让我舒了口气。已经7点40分了,她坐在餐桌前,我以为今天她会放弃读书呢,只见她慵懒的打开英语课本,我说了句:刚才我看到皮鑫蕊也是今早发的音频,你也可以录一录发了。眼看时间已经很晚了,孩子去学校吃早餐的时间已过了点,我内心的焦急没有停止过,赶紧去厨房给她做早餐。她自己坐在餐桌前自觉的完成了英语的朗读和录音,随后的吃饭也极其的好,可能也是对胃口了。
今天一早我感受到了,无声的力量。我没有去催促她,只是在她身旁不动声色的做自己的事情,其实我明白,我的一切无声行为都是在给她做示范。如果我用语言去提醒她、或者催促她,都会把她的起床气引爆,发泄成对我的埋怨、气愤等坏情绪,这样做,对短暂的早晨时间和开启美好的一天,都没任何帮助。我选择了无声的提醒。
无声,可以不激发出任何一方的情绪;无声,可以使我做好自己的事,无形成了她的榜样,成了她外部的良性环境;无声,可以不打破两个人各自的做事节奏;无声,可以使彼此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这份无声的力量,才是对孩子自我管理、自我成长的最好良药。我渐渐的明白了什么样的形态是在给孩子做榜样。
我现在突然明白了,为什么有声的提醒是无效而又具有极强杀伤力的力量。有声的提醒,对孩子来说,她往往听到的不是提醒的内容,她感受到的是父母的行为、父母的语气、父母的情绪,而真正重要的内容却被她无意识的屏蔽掉了。大多情况下,孩子在做某件事情时,我们的提醒都会被孩子认为是对她无礼的打断、对她的否定、对她的不尊重等等负面认知,她内心的尴尬、突兀会通过负面情绪来进行放大,使父母也瞬间陷入到负面情绪中,随之,矛盾、误解、嫌隙等一系列问题就都出现了。
在今后的与孩子陪伴和相处中,我要多运用这份无声的力量,保护孩子的专注力、思考力、自我管理能力。让孩子充分感受到,我们对她的信任和认可,相信她的能力,少提醒、少催促、少直接给予答案、不做直接包办的帮助,用行动来证明我们相信她的能力,相信她能够把自己的生活、学习和任何事情做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