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说有多么热爱现在的工作,但我向来是“既来之,则安之”,既然临时有了这份担子,那就把该承担的承担了。倒不是无所谓未来,只是我更喜欢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审视自己的每个人生阶段,所以现在的一切都是值得记录的,任何的当下都不能漫不经心的放过,即使这个阶段是尴尬的,微茫的,矛盾的。
“什么时候全天下的人都有吃有穿,那时候,社会才会文明和谐起来”,这是一位像我一样工作在基层的姐姐在一早上的忙碌后感慨的。我随口就说,“您这是孟子的最高理想啊,‘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从一位基层工作者口中说出这样发自内心的感慨,我听出的不是一种慰藉,而是一种无奈和忧愁。越是在基层,越可以强烈的感受到,我们国家离“知礼节、知荣辱”的境界还有很漫长而艰难的路要走。
其实一整天的时间都是我们服务的时间,可前来办事的老人们恰恰会集中在早上刚上班的时候,这就导致了上午刚上班时候的大厅里,挤满了前来认证的老人,虽然已经提前收来了身份证排队,但他们还是会争先恐后的挤在最前面。有的是因为耳朵不好,听不到喊名字;有的是因为觉得自己来得早,口口声声说“就该我了,就该我了”;更多人选择上前拥挤的原因是,他们怕落后。中国人多,好像什么事情都得抢,若是等排队点名,那恐怕会被别的人插队占了便宜。因为怕被落后,所以就不管三七二十一,总要占着最前面的位置。虽然喊破了喉咙排队排队,可这微弱的声音还是不能打消老人们心中的顾虑,拥挤插队,这还是现状。
倘若只是拥挤和插队也就算了,他们还有更大的恐惧,怕被抛弃。他们总害怕我们不能公平正义的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给他们办理,幻想着我们被后来挤到前面的强者们蒙骗了,结果自己跑到这些后来人的后面。大多数农村老人的观念里,这个社会就是弱肉强食,什么公平正义,什么礼义廉耻,自己若是不去争取,一切都只能是强者的资源,而自己因为羸弱被社会所抛弃。于是,这便开始有了不信任,有了争吵和矛盾。其实那些以弱者自居的老人们一点都不弱,他们自己其实就是他们心里最担心的那些插队的“强者”们,真正的弱者从一进门看到这么多人,就自觉的坐在了后排的椅子上,哪里还有争吵和推搡的体力。于是我就想到一句话,不是现在的人变坏了,而是当年的那些坏人变老了。年轻时能挣好抢不懂礼节的,年老了就会倚老卖老;年轻时懂得礼让的,年老了依旧是知廉耻。推搡的老人开始急躁,急躁的老人开始谩骂“你们是怎么办事的?”、“有没有个先来后到?”、“只能让你们年轻人活,你们就没个老的时候?”。谩骂算是好的,更有甚者爬上桌子一把把机器夺来,不给他办了就不让别人办。本来半小时能全部办了的事情,因为吵闹结果用了俩小时。我倒不是在发牢骚,本来就是个农村老百姓,他们的素质能有多高?况且他们这种恐惧不安、怕被落后抛弃的心理我也十分理解。拥挤插队好解决,有的是办法,可如何能从根本上打消他们的顾虑,医好他们内心的不安感,这才是最难的。
他们的不安并非只是素质低下,而确是是一种本能。的确有很多老人在很多事情上受到了太多不公正的待遇,他们的生活确实很艰难。一天,一位将近80的老人被一个壮年男子背进来,进来后,男子返回去拿证件了。那老人便开始哭泣起来,问我们那个男子哪里去了。见状,我们便把那男子喊了进来。进来后,男子就对着老人说“哭什么哭,我走啦,把你扔到这不管你拉,你怎么不死了呢?正经人在的时候你没本事,来了这你开始哭”。老人哭泣的说着“我难受了,我想回了,来这干嘛来?我起床到现在都没吃饭,饿死我啦”。男子对着老人说“你还知道吃了?一天啰嗦不少!”
本以为这个男子是个无情无义的人,可后来才知道,我们错了!男子开始给我们说起来老人的遭遇。原来男子是老人一个招的女婿,老人养育了6个女儿,都已经成家,可愣是没人养活老人。只有一个小女儿和女婿心地善良,整天照顾她的吃穿,勉强度日。别的女儿一个比一个条件好,就是不想养活这个老人。大冬天不给有暖气的屋子住,过年过节要不不回来,要不回来撂下一箱奶就走了。老人本来身体还行,可因为摔骨折了,之后就卧病不起。卧病后,没人来看望,也没人说是放下点钱把老人送医院。清明节在外的女儿都回来了,老人也不敢要求她们留下赡养费,她们扔100下块钱就走了。说着说着,老人也开始哭着说起来“我难活啊!我也不死!我有六个闺女,没一个管我啊。还最数这个女婿不错,管我吃管我穿,要不是这个女婿,我早就死了,我这个女婿比亲闺女都亲啊!”原来,这个男子只是嘴上厉害,老人也知道谁好谁坏,男子也就嘴上厉害,和老人半开玩笑的发泄几句。
这样的老人并非个例,一个老头一天前来认证,我让他找个子女给他照张相,结果他搪塞了半天,不肯离去。我说“你年纪大了,自己能照了相?找你个儿女,让他们给你照,他们懂。”老人这才叹了口气说“哎!家里的三个儿子不是一个气,没人管咱啊,还是自己去吧。”老人指着他手上突起的关节念叨着,“你看我这手,都是天天抗锄头锄地弄成这样的”。
有一位70岁的环卫工,淋着雨,从城南她负责的街道步行来到城东我们的公社,急匆匆让我们给她办理,生怕被她的上级发现了。 我询问才知道,他们一个月只有800块钱的工资,但如果被发现没在街道干活一次,就要扣掉20块钱。她来的时候还穿着环卫服,身上带着一股垃圾箱里散发出来的味道,她伸出手,又脏又黑。我让她洗一洗,她就在像她手一样脏和黑的衣服上擦了擦然后伸了过来。我认真的托着她的手,给她办理了认证程序。她走后,旁边的同事说“我看着这样的人,就觉得好心酸”。其实,那一刻我们的心里是一样的。这样的案例太多太多了,无需用语言描述,每天看这些老人们伸出来的右手就知道,他们过着怎样的日子。有的没指甲,有的指甲畸形,有的断了指头,有的关节突起一碰就痛,那些磨破皮,又黑又脏带着一股霉味的手都算是好的了,干净且能把手掌按平的老人简直是屈指可数。
其实老人们应该庆幸,幸亏是我们这些年轻人在为他们服务。老人不好沟通,你说的他听不懂,他说的你也听不清,再加上平时不出门,进来大厅也不敢说话,平时都是我们主动询问他们是不是来这办理这个的;说一遍,他不能理解,就得提高声音再说一遍;有些上不了台阶的,就主动过去帮人家扶着点;有些手不干净的,同事还给他涂抹点护手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与同学去县政府的大厅办理手续,明明归他那个窗口管,那个窗口的中年妇女还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跟没事人一样往别的窗口溜达,你不问人家,人家才懒得理你。我觉得没有比年轻人更加站在公正的立场去对待老人的人了,即使不能自理的前来认证的老人,大多也是孙子孙女带来的,少部分才是儿子女儿带来的。可是,你为他们服务,他们未必理解你。“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好的开始并非没有或者很少,只是很少有能坚持到最后的。这样出力不讨好的事情,能坚持下来,真的是靠良心。各个村子的会计就大不相同,负责任的会计会带着村里老人让他们排队,办完手续再送他们回去。可有的村的会计就不管这些,谁爱去谁去。当初,他们也是很负责的为老人们办各种手续,谁家困难给谁报个贫困什么的。可是老人们却嫌麻烦,总以为你在为难他们。长此以往也就失去了工作的积极性,谁爱办理谁去办理,不再管这些闲事。
当然,也并非所有老人都那么不明事理。在高峰期过后,也会有三三两两的老人来办理。他们就会排队,有时候还会礼让起来,让腿脚不好的,年龄大的先来。他们不会抱怨我们年轻人不照顾他们,他们会很礼貌的说声谢谢。有天我去的早,大厅里只我一人,一位老人在我给他办完认证后,他笑着对我说“孩子,我看你还简直年轻啊,像二十二三,以后能当它个书记啊。”还有的老人看到我们年轻人这样说道“现在还是好了,全是年轻人,服务好了。要是放到以前,听明白就明白,不明白就滚,别占着浪费时间,哪还给你一遍一遍解释这些”。更有些老人觉悟很高,在给他办完后他感慨道“还是现在的国家好了,还给我们老人发养老钱,多少无所谓,但这是国家的一片心意。要是放在以前,到了这个年纪早就扔到你村外面,让野狼吃了”。一位没读过书的农村老人能有这样的觉悟,我觉得真的应该为他点赞。
还有,也并非每天都会争吵对抗,每天接触这些老人,也会有额外的快乐。仔细观察他们,还是很有趣的。有的老人会穿红色的绣花鞋;时常有老俩戴着情侣的草帽,手牵手过马路;还有的老俩会相互抱怨,老头说是老太太没提醒他拿证件,老太太骂老头说你是个干什么吃的,然后老头回去取证件,老太太等着;有的老人来了感慨,有生之前还能进城看看;有的老人带着他四十年前的记忆说,我记得以前公社是在西街,什么时候搬到了东街;有三五成群的老人来了互相调侃,这个机器会放电,手放上去很疼,然后另外的老头就会信以为真;有的老头着急办理完,还要赶着回去看戏打麻将的;你通知他们的是带身份证认证,他们会有各种听说来的版本,有说户口本的,有说录像带的,有说照相的,有说盖章的等等,这些只能我们去理解他们说的是干什么。我的眼睛就像一个旁观者,忠实的记录着每天发生的这些点滴。
“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老百姓过的不好,国家不去管,谁能给与他们一个安全感?国家要管,基层不去作为,那这些政策有怎能落实?要想激发基层工作者的活力,国家不给他强力的支持,他又怎么能没有后顾之忧的去作为?“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这不是美好愿望,而更应付诸实践。就好比我们工作的机器,发明机器的是一些高端的人才和科研机构,可他们并未深入到基层充分考虑到老人们的实际情况。他们在造机器的时候,只是用自己的手再做实验,可没考虑到广大农村老人们的手掌,根本就没那么干净和平展;他们并未考虑到老人们不识字,但是对图形却很敏感,所以很多老人会自觉的把手放在液晶显示屏上,而不是放在红外感应区。看似很小的一个考虑不周,但这就给基层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本来是服务老人,结果却成了为难老人。“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这不应该成为一种空想,更应该落实再落实。虽然这条路,漫漫而修远兮,但我们还是应该为之上下求索。倒不至于“虽九死其犹未悔”那么无私伟大,但至少在我老的时候,我能够遇到一位像我年轻时那样对待老人的年轻人,我就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