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是一种主观自觉与他人和社会隔离或疏远的感觉和体验。非客观状态,是一个人生存空间和生存状态的自我封闭。孤独的人会脱离社会群体而生活在一种消极的状态之中。
可见,孤独是主观意识的自我选择。有的人需要孤独,需要这个时间、空间甚至氛围来思考人生,创作作品。如思想家,哲学家,艺术家,作家等。
蒋勋在他著名的《孤独六讲》里说:要倾听自己内在的声音,和自己对话,做自己的朋友。
由此看来,孤独不是件坏事。但人要是一直处于孤独状态也不现实。那样会意志消沉。
400多年前的约翰·邓恩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保;每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角,是整体的一部分。
所以作为人类的我们注定是群居动物,不会离群索居,向选择主动向“团体”靠拢,走向群体。那怎么向团体靠拢以解决孤独感呢?
向团体靠拢,不一定是形式一定要在群体里生活,工作。主要是心灵上有团体伙伴们的相互支撑,也就是你在团体里有一定的位置和价值。
其具体体现在你能去为这个群体无私奉献,交付出你无条件的爱,并且你还能从中得到幸福感,价值感。这就是你在这个群体里存在的意义。
当然,这种群体可以通过读书,旅行,参加活动等方式获得。这些形式与方法都能排解你的孤独感,
1.读书。
通过读书,与书中人物共情,和作者在不同时空产生共鸣。通过读书还可以参加线上或线下读书会,会结识一帮志同道合的有“共同语言”的群体,三观大致相同,能相互赏识,共同促进成长。
2.旅行。
通过旅行,身心放松,很容易消除情绪的低落感。路上的美景,旅途上遇见的人或事,说不定更是你排解孤独感的良药。
3.参加社群,无论线上还是线下。
还是那句话,到群体中来。获取你想要的,付出你想给予的。这种情感的交付与流动,会让你得到更多人的关心与爱。这就是驱解孤独的最好配方。
4.可以定期与朋友或家人聚会。
与最亲近的至亲好友约饭聚会,不仅情感沟通,增加彼此间亲情友情,更能让你在家人朋友中汲取他们对你无私的爱。你会乐在其中,倍感温暖与幸福。哪里还有什么孤独?开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