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越来越近了,进入3月份以来,李老师的班上有几个孩子陆续离京,回到老家,原因是他们没有北京户口,要返回原籍参加中考。
朝夕相处近三年,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起深厚的感情,这种依依惜别的场景,让所有的人心生凄恻。尤其是将要离去的孩子,他们从小随父母来京,有的甚至就出生在北京,故乡只是父母的故乡,于他们,则是完全陌生的异乡。此去的征程,充斥着荆棘和不确定性。
返乡:不得不做的选择
非京籍,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因为这里面,包含着太多无奈、挣扎和彷徨。
北京市教委数据显示,自2013年后,北京市小学在校生非京籍占比呈下降趋势,2017年占比34%。尽管如此,非京籍学生仍然是一个庞大的群体。
这其中的大部分,将会在中考前离开北京,返回老家参加中考,进而在老家读高中。因为,根据目前的政策,非京籍不能在京参加中考,没有北京户口的孩子有三个选择:一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可以报考中等职业学校,二是“九类人”子女可以在北京高中学校借读,但高考仍然需要回原籍。三是不符合以上两个类别的非京籍考生,可以在北京中考,叫借考,不过最终升学还是要回原籍。
能通过高考上大学,几乎是所有中国家长对子女的期望。既然无法参加高考,让孩子在北京上学又有什么意义?因此,权衡之下,很多家长选择了在中考之前离开北京。
留学:新趋势下的另一种选择
返回原籍上学,尽管以后可以参加高考,但不确定性或弊端仍然存在,一是很多父母的工作、事业都在北京,无法陪同孩子回去,孩子要独自应对新的环境,情感上的孤独,以及新的环境,需要他们重新去适应。二是北京和老家所使用的教材,考试的难易度、灵活性都不同,孩子能否跟上新课程要求,都不得而知,返回老家后,成绩一落千丈的例子也是屡屡发生。
那么,有没有另一种选择,既让孩子有学上,又能有预期不错的前途?答案自然是有。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进一步融入国际社会,出国留学潮方兴未艾。对于非京籍来说,选择读国际学校,成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根据教育部数据,我国出国留学人数从2006年的13.4万增长至2016年的54.5万,2017出国留学人数首次突破60万大关,达到60.84万!出国潮暗潮汹涌。这个数据包括高中、本科、硕博等不同层次的人员。
电视剧《小离别》对出国留学现象从方方面面进行了揭示。那些主动或被动选择出国留学的人们,无疑都怀揣着美好的愿望。
据了解,有很多非京籍家长早早规划,一开始就为孩子选择了出国留学的目标,从而避免了很多困扰:既可以解决升学问题,又使孩子的未来更加宽广。
相比国内教育,国外教育资源比较丰富,如:留学人员的首先地美国,拥有众多世界级名校,常春藤、麻省理工、斯坦福等超一流名校吸引了众多学子,其教学质量、学术研究能力都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国外教育更注重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可以得到很好的发展,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的社会变化。培养世界级人才,出国留学无疑是一条捷径。
当然,相比国内求学,出国留学确实花费不菲,学费、考试费等是一笔昂贵的支出,对于家长的经济能力要求较高。因此,中考之后非京籍孩子何去何从,还需要家长综合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