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班主任比作警察,一点儿也不为过。班里大大小小的事都要管,尤其遇上学生之间闹点儿矛盾,有点儿纠纷的时候,就特别考验班主任的智慧。
受疫情影响,这段日子不上早操,所以早操时间我就在教室里一边查阅学生日记,一边关照打扫卫生。尚博涛气喘吁吁地从外面跑进来,凑到讲桌前告诉我:"老师,王智超洗拖把时弄湿了六年级尚丽媛的棉衣,一大片都湿了!"还说是王志超故意把醮了水的拖把举到人家头顶弄的。我听后有些生气,这个一向看着很乖爽的男生也开始变"坏"了!不想王泺又喊叫着:"老师,尚丽媛要找你告状,人就在楼道呢!"正好王智超拎着洗好的拖把走进教室,刚要拖地,我叫王泺换下了他,让他站在一旁。没等我开口,两行清亮的"珠子"已从王智超的眼睛里滚落下来,和王智超一同洗拖把的王烁见状赶紧说:"老师,王智超不是故意弄的。"并讲述了事端的详细经过。也有其他目击者证实不是故意为之。于是,我让王智超回到座位,召集所有学生坐好,然后请他们一起背学过的名言警句。
我:人非圣贤——
生:孰能无过
我:过而能改——
生:善莫大焉
我:过而不改——
生:是谓过也。
…………
背诵完毕,聪明的孩子们已明白了我的用意,一双双清亮的眼眼盯着我,等待着下文。我用平静的语气对他们讲道:"同学们,生活中没有不犯错误的人,关键要看你怎样对待错误……""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全班抢着回答。我接着说:"改正错误不是喊几句口号,而要有实际行动。你们想想犯错后的第一时间里,最应改、也最管用的悔改方式是什么?"班长马上说:"道歉,向别人说声对不起。"我竖起大姆指肯定了班长的说法,继续说道:"是的,伤害了别人,一定要向人家说对不起 ——不管人家是否原谅你。即使有时候一句道歉并不能挽回给别人造成的实质性伤害,但至少可以让对方心理上得到一点儿安慰。"学生静静地听着,有几个不住地点着头,我话锋一转:"不过,我们还是要尽量少犯错误,这就需要事前多动动脑子,想好了再去做,做的时候尽量小心、仔细一些。"话音刚落,王智超缓缓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小声说:"老师,我想去跟尚丽媛道歉。""好啊,让尚博涛陪你去——现在就去!"一两分钟后,王智超一脸轻松地从六年级回来了。
类似的情况几乎天天有。这不,王波昨天上午因感冒请假,下午到校后尚俊毅挖苦王波说,他以为王波死了,怎么又来了?王波非常委屈地向我告状。利用课前3分钟,我给全班讲了苏东坡看佛印像一坨屎,而佛印看苏东坡却像一尊佛的故事。尔后,我又对学生说:"一个人说的话最能反映他有怎样的心灵,内心阴暗、丑陋、恶毒的人往往说话尖刻、粗俗,而内心光明、正直、善良的人,说出的话也是平和、文雅、友爱的。"自始至终,我并没有点尚俊毅的名,可他还是红了脸,头埋得很低,王波脸上的委屈也消失了。又想到学生之间常有相互打骂的情形,我又推荐了几句很上口的话大家一起读:
你骂我,我骂你,骂来骂去骂自己。
你打我,我打你,打来打去打自己。
三遍读罢,孩子们脸上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你可能会说,搞定这些小事用不着如此繁琐。没错,简单、直接的办法我当然知道。批评、强制是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积存于学生心灵深处的灰尘并没有得到洗涤,表面臣服的假象下,背地里"恶行"仍在继续。相反,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从某种文化或体验中受到启发,得到启示,发生由内而外的转变,才是治本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