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建党 八一建军 在这两个炎热的月份里 我们中国人的爱国热度已经远超了北京的炎夏的温度。
《二十二》讲述的是在日本侵华战争期间,一部分中国妇女被迫沦为慰安妇。在影片2014年开拍的时候,中国内地仅剩22位“慰安妇”幸存者。慰安妇的存在提醒着我们不要忘记历史,不要忘记我们这个民族所受过的耻辱,这也正是这部片子存在的意义。
看过电影,朋友问我这部电影怎么样?好不好看?我想了半天,不知道怎么形容。在这个电影商品化的时代,电影好与不好,无非问的就是两个问题,一个是故事上是不是吸引人,另一个则是制作的精良程度。《二十二》则是在这两个问题上,我都无法准确的回答出来。它是一部纪录片电影,在这个电影也越来越单一化的时代,这种纪录片电影屈指可数,甚至它的上一部作品《三十二》都没有拿到我们国家认可的龙标。而现在它—《二十二》有机会展现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面前,能够拿上台面坦然面对这件事情,能让人们来谈论它记住它是国家的真进步。既然已经上升到这个高度,那么电影的拍摄、制作好与不好,还有什么评价的意义呢?
从《战狼2》的50亿票房 到《二十二》的上座率 这种关于国家荣辱历史兴衰的电影 已经深得国民的人心。爱国热情上升是一件好事,那么是不是中国的国民性有所改变呢?
国民性又是什么呢?百度百科上的回答是:
指国民共有与反复出现的精神特质、性格特点、情感内蕴、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简单来说,国民性是一个国家大多数人的文化心理特征。再简单点说,就是这个国家整个民族的性格特点。而我们中国人的性格,大部分都是顺民。在我们中国几千几百年的专制制度下,中国人的性格越来越温顺。但你要说中国人爱不爱国呢?爱国!就像媒体人阿朗说的因为我们的曾被侵略的那段历史,所以,在国人的观念里,我们还有着受过欺负但无法发泄出来的微妙心态,尤其是对打外国人这件事,充满了永恒不懈的热情。
历史必须要铭记、但是有些事情就不要再拿出来了。抛开一切什么国家进步,民族自尊心,我主观的认为,真的不希望再有人去打扰那些老人家,哪怕远远的拍摄,都不要。撕开别人的伤口,不撒盐,也会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