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说:天地间最健全的心眼,只是孩子们的所有物,世间事物的真相,只有孩子们能最明确、最完全地见到。
带女儿去花卉市场,却让我想起了“葬花”
女儿:“妈妈,这朵花儿死了吗?”只见女儿从地上捡起一支红色的非洲菊给我看。
我:“你看她的花瓣有破损,根也枯萎了,这支花是没有办法卖的。”
女儿:“不能卖也不能扔呀,你看它还开着呢!”
我解释给女儿说花朵在运输过程中是有损坏的,没人喜欢破损的花朵。女儿没有搭理我,我却看到她小心翼翼的拿着这支非洲菊在手里。
走到一家花店我要进去买花,女儿却拽着我不让我进去,说:“这家花店的主人不爱花,不要在他们家买。”
我:“你怎么知道他们不爱花呀?”
女儿:“妈妈,你看他们家门口也有扔的花瓣。”
就这样,我们从花卉市场的第一家走到了最后一家,才找到一家门口没有破损花瓣的店,也买到了花。在女儿看来,门口有损坏的花朵店家就不是真的爱花。
回家路上,在等车站牌旁边是一个小公园,樱花竞相绽放,路边也有一些花瓣落下。
女儿说:“妈妈,你看这花朵真美!”
我说:“是呀,它们点缀了我们的城市。”
女儿说:“我希望所有的人都不要摘花朵。”
我看着女儿伤感的样子说,妈妈也希望如此。因为,花朵从被人摘下来的时候就已经没有办法活了,它们只有长在树上或者土里才能存活,才会有生命,一旦离开就会枯萎。
到家后,女儿将残缺的花朵全部放进水里,希望它们能喝饱水,能够再延长一些生命。看到这一幕,我的内心为之一颤,小孩子的内心多么的有爱。看到女儿这么细致的照料“残缺”的花朵,不禁让我想起了“黛玉葬花”的情节。在《红楼梦》中,林黛玉最怜惜花,觉得花落以后埋在土里最干净,也说明她是爱花之人。
在我的眼里那只不过是残缺的一支红色花,但在孩子眼中,她所看到的却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一个给人们带来美好视觉和美的体验感受的生命。而最重要的是她对花的怜悯之情,和对想要挽留生命的尝试。所有这些让我感受到:孩子的心灵之美。
逛动物市场,女儿满脸是泪
自家里的宠物狗小黑丢失、猫咪奶茶翻窗跳下而死去后,女儿经历了分离的痛苦,好几天心情才有了好转,但每次看到猫和狗也会触景生情,因为她驯养了它们,彼此是独一无二了。鉴于房子不适合养小动物,我也不喜欢家里充满动物们的粪便味,我不想养了。
对于在城市里生活的女儿来说,虽然物质条件比我们那个年代丰富,可是心里却是空虚的。为了让她的童年更有趣和有值得回忆的,我同意给她养一只小仓鼠。
周末的早上,我们早早的来到动物市场。逛了2圈没有看到卖小仓鼠的,却看到在笼子里的小狗、小猫、小鸟、小鸡等等,女儿的眼泪止不住的掉下来了。
“妈妈,这些动物好可怜呀!”
“为什么呀?他们是有主人的,你看他们的毛发干干净净的,被主人照看的多好,怎么能说可怜呢!”
“可是,动物们的家在森林里,小鸟们应该在天上飞呀,他们需要自由......”
我一时无语,是呀,这些动物们给人们带来了快乐,可是最终的归宿应该是大自然,要回归自由才对。
敬重生命,女儿有了对生命的思考,而这些内心的思考,正是她人生成长过程中需要慢慢去体会的。
大人也曾经是小孩
看到女儿也是如此的爱着这些幼小的生命,而作为大人的我却会觉得不以为然,甚至会觉得她为一朵花儿伤神,为一只小动物而落泪,是那么的毫无意义!
然而,事实上,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小孩。小时候,我们家里养的小兔子死了,我悄悄的将兔子埋在了家门口的树底下,还给它们的“坟墓”上面插了一支花朵,希望它们在另一个世界里还是快乐美丽的兔子;邻居家的男孩来我家玩,把我们后院树上结的唯一的花籽摘掉了,那颗花籽可是我盼了好久才结的,我还期待着种下它再长一棵“花树”。看到“花籽”没有了,我哭了好半天,还发誓永远不和他玩......
成长为大人的我们整天忙忙碌碌,像一群群没有灵魂的苍蝇,喧闹着,躁动着,听不到灵魂深处的声音。
时光流逝,童年远去,我们渐渐长大,岁月带走了许许多多的回忆,也消蚀了心底曾今拥有的那份童稚的纯真,我们不顾心灵桎梏,沉溺于人世浮华,专注于利益法则,我们把自己弄丢了。我们再也无法回到那美好的时代了。
林清玄说,一株草长得青翠,一朵花开得绚烂,都是非常不易的。生命是一个过程,这些生命中经历的,让我们彼此发现生命中绽放的光彩时刻,每一个生命都值得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