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兴演讲一般是突发让人无准备的。可怕体现在如下方面:
1.意外,可怕心情后果
2.无时间准备。寒暄,自我介绍,足够调取素材。
3.根本理念:时刻准备,预先问自己三个问题。
一.即兴演讲的切入角度
举例:曹植七步诗。
二.实用套路
1.表明态度:适合提问式。
2.时间顺序法:总结大会,颁奖典礼等。
3.摘要评论法:论坛研讨会总结复盘。先认同再补充。
三.触点钩手
即兴演讲高手能够迅速掌握听众心里需求,信任追随。创造3个触点:
1.认知触点:独特看法,认知升级。逆向思维。
2.情绪触点:共鸣,发声表达。例如《后来的我们》,结束花絮,共同情感记忆。刘若英《后来》歌曲,煽情到顶峰。
3.审美触点:舒适的倾听场景。语言精当。需要描述空间感,用感官感受。
四.练习方法
1.口头复述:书,电影,重视原始材料,重新组织语言。分享给朋友。
2.口头描述:描述抽象内容,贴切描述,强烈的代入感。
3.口头评述:提炼观点态度。归类事件,历史沿革发展脉络。构思到表达时间缩短。即兴评述。社会资料涉猎。
有信念的吵架不会打磕巴,尝试来一场有理有据荡气回肠的投诉。刻意练习,保持脑嘴同步。
五.建立素材库
素材归类很重要:整理个人成长素材,故事,逻辑。心动扎心细节和逻辑。
六.万能话题
脱敏挑战舒适区:超越自己的负荷量。有以下两种锻炼方法:
1.30秒电梯演讲:麦肯锡失去客户。直奔主题,人们只能记住三个点。空间幽闭,听众注意力集中,就一个主题词,三个角度说明。
2.地铁演讲:2分钟陌生人群注视下表达。封闭车厢,流动陌生人群,。时长1站。经验>套路。
要习惯压力和恐惧,与他们共处。
七.感悟
1.我平时是有进行素材积累的。通过微信收藏,语音,有道云笔记等随时记录所思所想,我还在简书上日更。所以说其实平时的素材积累是不少的,但是听了老师这节课以后,我有一个比较深的感触就是:我缺少归纳整理,所有的材料就想散落的珍珠,无法串联成美丽的项链。我头脑里面对于自己有的材料没有统筹规划,无法随时调用。接下来,我将要对素材库进行分类整理,建好不同的文件夹;同时,记录下自己出生至今的关键时间关键词,每天以这个关键词为主题来写一篇文章,描述细节,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也许就可以出一本自传了。当然这只是开个玩笑,但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随时调用在任何场合下可使用的任何素材。
2.对抗即兴演讲恐惧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时刻准备着,这种时刻准备,我想可以量身定制以下通过几种方式来训练自己:
(1)继续坚持每天在我现有的好友群中进行每天一分钟的语音分享。
(2)尝试多多的去复述书中或者电影中看到的内容,用快速语音的方式记录下来,同时,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
(3)建立随时练习的场景,将每次跟人的沟通都当作一次即兴演讲的机会,在脑中好好的规划,计划出所要讲的要点,并且有条有理的向别人表达出,尽量将自己的语言锤炼得更加的精炼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