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高情商,概况起来就一个字“忍”。
上个星期和同事讨论,什么是真正的情商?大部分人想法都是:在同等环境下,在现实关系中,所谓高情商,或者说是人际关系,那就是忍。
上古至今,成大事者,都能“忍”。
《读书录》里曾写道:“忍所不能忍,容所不能容,惟识量过人者能之。”
诗人杜牧也说过:“忍过事堪喜,泰来忧胜无。”
很多人说,忍就是窝囊,其实不然,忍是一种智慧,一种大度,一种策略。
忍辱负重,以安其身。
《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一时的忍辱,不是说胆小、怕事,更不是说没有脾气。而是需要解决问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把矛盾、对立、危机、危险降到最低。不是说逞强,耍威风,到头来两败俱伤。
最著名,莫过于韩信受胯下之辱的故事。
据《史记》记载:
《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袴下,匍匐。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翻译过来就是:
韩信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主要靠钓鱼换钱维持生活,经常受一位靠漂洗丝棉老妇人的施舍,屡屡遭到周围人的歧视和冷遇。一次,一群恶少当众羞辱韩信。有一个屠夫对韩信说:你虽然长得又高又大,喜欢带刀配剑,其实你胆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话,你敢用你的配剑来刺我吗?如果不敢,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韩信自知形只影单,硬拼肯定吃亏。于是,当着许多围观人的面,从那个屠夫的裤裆下钻了过去。
假如当时韩信受不了这胯下之辱,那就没有了他的建功立业。
假如当时韩信跟屠夫斗,赢,即招来牢狱之灾,输,可能会丢性命。
《易·系辞下》里有言:“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
当一个人连自己的安危,都无法得以保全时,逞再多的一时之能,也不过是匹夫之勇。
愚蠢的人才会跟人争强好胜,最终输的却是自己。
忍辱和挫折,是长远之计。
苏轼在《晁错论》里提到:“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能成大事者,不在乎眼前的输赢,而是把眼光放长远些。
《论语》有言:小不忍,则乱大谋。
看一个人有没有长远目标,就看他能不能忍受现在的挫折,而不是纠结于眼前的利益。
越是能忍受挫折的人,越能成大器。
因为,他们不会因为环境的恶劣而抱怨,他们往往越能忍受当下的环境,不会因为眼下的困难,而放弃自己的努力,这样的人,往往越能成功。
忍辱和诽谤,是体现一个人的大格局。
《遗教经》中有一句话:
“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毁谤、讥讽、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
生活、工作中,我们往往会被误解,很委屈,很难受,有的人就开始抱怨,而有的人却并不想解释,并不是心里有愧,而是显示他的大格局。
虽然我们常说:“做人要清清白白,做事要坦坦荡荡。”
但有时,很多真相,我们都看不到。
一个能成大事者,越能忍。
很经典的一句话:“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说的就是,一个人能忍受多少委屈,就有多大格局。
共勉!